上帝如何在中国“隐遁”了?(杨鹏、杨煦生等:)
上帝如何在中国“隐遁”了?(杨鹏、杨煦生等:) 本期嘉宾:杨鹏 秋风 杨煦生 梁涛 2014-08-27第286期 导语 7月以来,由腾讯思享会策动的“上帝在中国”之讨论,引发学界广泛关注。此讨论由知名学者、刚卸任壹基金秘书长的杨鹏先生所著新书“《上帝在中国》源流考”引发。2014年8月初,弘道书院约请三位儒学思想背景学者,在北京天则研究所围绕“上帝、天道与儒家”这个主题,继续讨论“上帝在中国”这一话题。以下为学者发言实录: [全文实录] 君主集权制只宽容追求个体超越的宗教 杨鹏(著名学者,《“上帝在中国”源流考》一书作者):君主集权的政治结构,对中国的宗教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上帝”崇拜被君王垄断以后,对佛、道的发展蛮宽容的,少数时期有过灭佛现象,但总的来说比较宽容。最重要的是,佛教、道教是比较个人化的宗教,讲的是个体超越,不是集体性的宗教。佛教追求成佛,道教追求成仙,不会是一个集体性行动,没听说大家约着为成佛而奋斗的,也没听说大家为了修仙,集体行动抛头颅洒热血。只要不是集体性的宗教,只是不是具有集体行动能力的组织,政治组织性的危险性就比较小。 中国是以天子为中心的社会,当朝廷维稳的眼睛看佛道时,会感到佛道本质上威胁不大,但对集体化、公共性的信仰就很紧张。公共性信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在中国历史上就是上帝崇拜。天子去天坛祭祀时,文武百官几千人,到那儿向“上帝”汇报工作,乞求风调雨顺,保政权长治久安。身为天子,这是上天的特殊安排,是天命选择。“历史选择了我们”这样的提法,不过是天命选择的现代表达。君王朝廷是“公”的代表,信奉的是公共性的集体性的宗教,拥有团结凝聚的力量。民间宗教,主要是个人化的宗教有发展空间,这是中国宗教的一个特殊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谁一旦打出上帝的旗号,或者类似上帝集体行动的旗号,朝廷就非常紧张。谁一开始拜上帝,似乎就意味着他要争天命,想当天子,而且马上因信众而拥有了集体行动的力量。谁拜上帝,就面临生死搏斗。 中国知识界由上天信徒堕落为天子门生 杨鹏(著名学者,《“上帝在中国”源流考》一书作者):身为学者,我自然关心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问题,知识人的独立性问题。毛泽东认为,从阶级分析角度看,知识分子本身不构成一个阶级,而是要依附在某个阶级身上,“皮不不存,毛将焉附”,总之,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的阶层。从中国历史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