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的反腐为什么反不下去?
腾讯文化孙玫2015-08-11 07:35
[摘要]“‘如果我们的领袖知道的话’——这是很多‘第三帝国’普通公民在意识到腐败现象时都会说的一句话。但是事实上,希特勒本人才是纳粹党腐败的源头。”
腾讯文化 孙玫 发自德国柏林
弗兰克•巴约尔
今年7月,德国历史学家弗兰克•巴约尔的《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一书在中国出版,随即引发热议。
这是一本问世14年后才来到中国的书——它在德国的出版时间是2001年,德语书名直译是《暴发户与牟利者:纳粹时期的腐败》。这本书系统论述了纳粹极权统治下特殊的腐败与反腐败形态,大小注释和史料来源共计691处。出版当年,这本书就被评为德国最佳图书。书中的很多观点直至今日仍被引为经典,广泛运用于对二战课题的研究中。
围绕此书,8月3日,腾讯文化对弗兰克•巴约尔进行了专访。以下为采访内容:
中文版是这本书的第一个外语版本
腾讯文化:2001年,《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一书首次在德国发行,反响如何?
弗兰克•巴约尔:这本书问世后,各方的评价都还比较积极。出版一个月后,它登上了学术类书籍排行榜的榜首。很多二战研究专家给我写信、打电话,对它的学术价值做出了很直接的肯定,认为它填补了1960年代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
与此同时,我也从普通读者那里获得了不错的反馈,尤其是那些祖辈曾生活在二战时期的读者们。他们纷纷表示,这本书向他们描述了“第三帝国”另一个他们所不熟悉的侧面。
腾讯文化:这本书在德国的销量如何?有无再版?
弗兰克•巴约尔:它的销售量虽然不能和畅销书单上的热门小说相提并论,但是其他同年出版的学术类书籍只有几百本的惨淡发行量,而这本书共发行了6000余册——这个数字已经让我十分振奋。2004年,费舍尔出版社决定以口袋书籍的形式再版这本书,以供普通读者闲暇时阅读,这也是对它的一种肯定。
费舍尔出版社出版的《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封面
《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中文版封面
腾讯文化:除了中文,本书有没有发行其他语言的版本?
弗兰克•巴约尔:中文版是它的第一个外语版本。法语版将于明年问世。书中的部分英语译文曾在美国和英国的很多学术期刊上发表过。
腾讯文化:你希望这本书为中国读者带来什么样的阅读感受?
弗兰克•巴约尔:我十分高兴这本书能够有机会面对中国读者,可惜我本人对中文一窍不通。
我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向每一个读者传达:腐败并不是纳粹政权独特的产物。它曾经发生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权下,也将会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权下重演。我们应该以史为鉴,时刻警惕这种极权下特殊形式的腐败。而德国这个经历过特殊历史时期的国家,有义务用自己的历史教训,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经验。
“完美的官僚机制典范”中的巨大漏洞
腾讯文化: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纳粹的腐败与反腐败”这个课题的?在此之前,有无其他个人或团体有此方面的研究成果?
弗兰克•巴约尔:我对这个题目产生兴趣是在1990年。当时我在着手准备博士论文,它是一篇关于二战期间纳粹政府掠夺犹太籍商人、私营业主、大地产商财产,以及纳粹高层独占所劫掠的犹太艺术品数量的研究报告。
在研究中,我发现,很多当时自诩“雅利安人”的普通德国公民,无耻地利用了纳粹对犹太人的“盘剥者”宣传。他们打着正义的旗号把劫掠品当成战利品,享受着掠夺他人换取的富足。
在汉堡历史研究所任职期间,因为研究需要,我对汉堡很多纳粹高层的报税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第三帝国”的各部部长及纳粹政党的高级干部几乎没人有过缴税记录——这在当时属于国家级机密,他们的报税单大多被财政局集中销毁。
与此同时,“腐败与反腐败”这个命题总是频繁地出现在当时几乎所有对纳粹政权的历史研究报告中,但是在我这本书出版前,德国还没有任何人将之作为单独的题目系统总结。其他国家几乎也没有,除了一名波兰裔美国社会学家简•格罗斯。他曾在研究报告中,用几个章节讨论二战期间德占波兰境内德军将领的腐败情况。
腾讯文化:你认为这本书填补了哪些历史空白,又纠正了哪些误区?请举例说明。
弗兰克•巴约尔:在1945年之后,上至很多思想家和社会学家,下至普通平民,都确信纳粹政府在制度上的纯净度和透明度。法西斯的宣传口号仍旧在对普通民众产生影响。海因里希•希姆莱曾公开宣称,他们即便是在推行种族灭绝政策时,也保持了“高尚”“正直”的风度,并没有发犹太人的横财。这一错误的观点在我的书中被全盘推翻,大量数据对此进行了批判。
另外,这本书改变了人们对纳粹政府机构的印象。很长时间以来,纳粹的政府都被认为是“完美的官僚机制典范”:所有事物都遵循严格的规章和制度,一丝不苟地被执行。例如,对犹太人的驱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描述成“逐步推进的种族屠杀”;被勒令只允许居住在犹太人区的居民被形容成“置于严格管理之下的人”。而“腐败”这个词似乎和纳粹营造出来的完美机制不太搭调。
但是大量的史实证明,在这种机制之下,存在着巨大的不受体制制约的漏洞。在对这些二战受难者的追捕过程中,纳粹们没有一次遵循过法律或制度,腐败行为充斥着“完美体制”从上至下的每一个关节。在体制的掩护下,无论是大小纳粹军官还是平民,都在享受着通过掠夺他人财物带来的富足生活,甚至至今还有人对此津津乐道。
在1938年11月9日排犹“水晶之夜”遭破坏和洗劫后的德国犹太商店
德国投降后,一位美军士兵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国王湖旁的前纳粹空军营地查看被掠艺术品
前奥斯维辛集中营财会员审判提供了新史料
腾讯文化:你2013年从汉堡历史研究所转到慕尼黑当代历史研究所供职。此后你是否继续对这个课题的研究?
弗兰克•巴约尔:我转到慕尼黑当代历史研究所后,主持了建立大屠杀研究中心的工作。慕尼黑当代历史研究所所在的拜仁州本身曾经是很多纳粹高层的大本营,研究课题层出不穷。我也接触到很多关于纳粹领导层财政状况的资料。可以说,从2013年起,我又萌生了再一次进入这个课题的想法。
弗兰克•巴约尔(左)作为学者证人参与了格鲁宁审判
今年,在吕内堡地方法庭,我作为学者证人参加了对当时的纳粹分子奥斯卡•格鲁宁的审判。他当时在奥斯维辛主要负责犹太囚犯的分配以及他们随身财物的管理工作。集中营是一个腐败尤其猖獗的地方。新出现的史料——格鲁宁的供词,对纳粹腐败这个课题有很好的论证作用。所以借着这本书在中国以及明年在法国的出版,我想对书中的一些史料进行补充。
(编者注:奥斯卡•格鲁宁现年93岁,2015年4月,他因在担任奥斯维辛集中营记账员期间,涉嫌参与协助将30万名匈牙利犹太人送进毒气室杀害而被指控犯有“协同谋杀罪”。受邀参加审判的弗兰克•巴约克,在法庭上陈述了作为历史学家参与审判的重要性:对格鲁宁的审判内容不仅仅包括他“协同谋杀”了多少犹太人,还包括追究参与掠夺犹太人最后的财物。格鲁宁被要求对劫掠物品进行估价——他当时的工作正是对这一部分财物进行清点和记录。根据格鲁宁的证词,仅1942年到1944年两年间,就有2.65吨黄金及2千多万帝国马克被运往柏林并纳入纳粹政府的账户,其价值约合1亿欧元。
弗兰克•巴约尔还在法庭上陈述了纳粹宣扬的“完美官僚机制”与集中营的实际情况的严重不符。他事先在幸存者那里进行了取证,并要求格鲁宁对此进行详细的法庭陈述。格鲁宁坦白,腐败在集中营无处不在。“你能在集中营里买到任何东西。只要你有钱,搞到一辆坦克也不成问题。”“我职责的一部分就是防止军官和负责整理这部分财物的囚犯监守自盗。”“在巨量财物的诱使下,很多人为了获得这份可以发财的差事去贿赂长官。即便有偷盗行为被发现,只要你拿得出足够的‘孝敬’,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纳粹搜集的犹太人金牙。根据资料,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每月可从死者身上搜集20公斤金牙
2015年4月,被以“协同谋杀罪”起诉的前奥斯维辛集中营记账员格鲁宁
腾讯文化:你所领导的慕尼黑当代历史研究所大屠杀研究中心目前在研究什么课题?
弗兰克•巴约尔:主要从事对二战中被屠杀的欧洲犹太人的研究工作。目前的议题是:在德国推行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时,其他欧洲国家从内政和外交上做出了怎样的、什么程度的反应。比如说,当面对法西斯政权的暴力独裁统治时,很多欧洲国家已经开始配合反犹主义,先行执行对犹太人的驱逐政策。针对这个议题,明年2月在慕尼黑当代历史研究所大屠杀研究中心会有一个名为“30年代欧洲反犹太主义的极端化”大型的研讨会。
我们还和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合作,联合出版了最新发现的希特勒死忠、纳粹党内思想领袖阿尔弗雷德•罗森伯格的日记。它于2015年4月在德国出版。
此外,我们研究中心的工作是要确立这一点:德国对大屠杀历史的研究是要继续延续的项目。我们也很注重和国外研究机构的配合,并诚招外国学者加入。
腾讯文化:从2001年至今的14年间,对“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败”这个课题,在德国学术界有无其他的新观点?有没有新的历史资料或数据出现?
弗兰克•巴约尔:很遗憾,在这14年里,整个学术界并没有什么新的进展,原因是有关这个课题的资料和数据一直都非常匮乏,尤其是当时纳粹领导层的私人财产清单以及其附属机构的财政状况,至今没有任何研究机构有过系统研究。我虽然接触过一些新的资料和证据,比如格鲁宁的证词,但它们不足以支撑起新的理论内容。
我的同事、历史学家米歇尔•维尔德特博士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在纳粹腐败系统的最末端,大屠杀的遇难者是否也可以被认定是被动的腐败行为参与者?有很多人为了逃生,通过各种方式买通、贿赂军官,以拯救自己的生命。这种行为本身无疑也助长了腐败。这一观点是否有研究价值,值得讨论。
有部分研究学者将本书的理论运用到很多新出现的研究领域。比如2014年,历史学家萨拉•伯格发表了对大屠杀研究的新成果。她对部分纳粹军官进行了研究,他们是希特勒“安乐死”计划的执行者。从1939年开始,他们在希特勒授意下公开或秘密地将数万残疾的德国公民送往波兰的集中营“集中销毁”。在她的研究成果中,纳粹军官在执行这个计划时从中攫取的财物,以及每个人背后复杂的关系网络和腐败链,也是一个重要的章节。
希特勒是纳粹腐败的源头
腾讯文化:近几年来,关于纳粹党党魁希特勒的个人资产问题,以及他本人有无偷税漏税现象的争论不断。希特勒在纳粹的腐败系统中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
弗兰克•巴约尔:“如果我们的领袖知道的话”——这是很多“第三帝国”普通公民在意识到腐败现象时都会说的一句话。通过这句话,希特勒本人马上被从发现的腐败事件中剥离出来。但是事实上,希特勒本人才是纳粹党腐败的源头。为了建立发展他个人的私人亲信团,他曾经给数不清的下属、党内高层等他希望拉拢的有力干将提供财物、各种馈赠和类型不同的基金。希特勒本人非常擅长利用物质手段来笼络和控制他人。
1938年1月13日,纳粹德国空军元帅赫尔曼•威廉•戈林在欣赏希特勒送给他的45岁生日礼物
腾讯文化:希特勒的财产究竟有多少?他本人的收入主要有哪些?
弗兰克•巴约尔:关于希特勒的财产数额,一直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在极权统治之下,希特勒的私人财产和国家财产一直都是不可分割的状态。他可以任意动用公有财产来满足私人目的,例如他的私人官邸——位于上萨尔茨堡的伯格山庄,就是动用公款修建的。
而他本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为帝国元首和纳粹党魁的两份工资收入。
第二,自传《我的奋斗》每年带给他1500万至2000万帝国马克的收入。
第三,以希特勒本人命名的经济基金,这实际上是对大企业的强制性征税。从该项基金中,希特勒共获得7亿帝国马克收益。
第四,德国邮政付给希特勒5200万帝国马克的费用,因为他的肖像作为帝国的标志被用于制作邮票。
第五,希特勒在德尔布吕克银行有一个慈善基金账户,专门吸纳那些死掉的纳粹下属的财产。他们将自己的领袖作为财产继承人——当然,希特勒并不用缴纳遗产税。
正如他的私人律师所说的:“元首、政党、国家,众所周知本来就是一回事。”希特勒的个人财产来源充分展示了什么叫私人、国家、政党财产的大融合。这在纳粹政党内部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腐败形态。
腾讯文化:希特勒究竟有无偷税漏税行为?他的巨额稿费最后去哪里了?
弗兰克•巴约尔:在“第三帝国”初期,希特勒确实拖欠过巨额税款,但是这一数据在1935年被全部抹去。希特勒宣称,作为领袖,他从1933年开始就无须缴纳任何税款。之后希特勒就再无缴税记录。
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党内很多高层和他一样享受免税待遇,或者只缴纳相当低的税款。当时他们的税卡像国家机密般被保管在慕尼黑北部财政局和柏林中央财政局。
希特勒的全部财产由纳粹党党务中心领导人马丁•鲍曼全权管理。1945年之后,这些财产被盟军查抄。
腾讯文化:希特勒在瑞士有银行账户的传言是否有根据?
弗兰克•巴约尔:在我看来,这纯属无稽之谈。希特勒无须缴税,也没有任何公共债务需要逃避。另外,即便是为以后生活打算,他应该也不会想到瑞士颐养天年。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