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渡过“返贫”危机浪潮?
中国如何渡过“返贫”危机浪潮?
分类:经济学博弈场 | 标签: 返贫 中等收入陷阱 GDP 楼价 房价
2015-11-13 03:43
“返贫”这个词也许对于大多数中国人依然陌生,但它绝对是个日益明显的社会苗头,三十五年的改革中,它被轰轰烈烈地赶走了,如今却悄然而至,背后原因依然有不少争论。笔者这次回国进行了粗略的经济考察,目睹了一些带有返贫意味的现象,在此与大家探讨一二。
一,在广州一带,与国家掌控的资源相关性强的商品都涨价了,而普通百姓的服务收费基本没有涨价。房地产、食品批发、电信服务、医疗服务、金融服务等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而零工工资、普通搬运服务、私人载客服务、企业零售工人、自销零售人员等等的工资没相应上涨。建筑工和保姆工资也有明显上涨,但就业人数却没有明显增加,甚至下降。网购业务的确大量增加了,送货员成了一个热门行业,但工资收入因人而异,平均并不算高。普通百姓的经济角色被边缘化,这种情况和中国经济结构有密切关系。
二,广州地区的楼房正在加速老化,许多二十年楼龄的房屋已经破旧不堪,这意味着房主所支付的供款正在迅速贬值,他们都面临着被拆迁补偿的命运,其他选项并没有出现。从西方国家回国的人总有一个感觉,中国人的生活一边快速生产,比如猛建大楼,另一边却不断加速折旧,产品粗糟,使用寿命短,型号落后,先天不足,似乎人们有意制造短命产品,以迎合GDP政绩指标需要。人们形成了一个约定成俗的观念,要质量可靠就买外国货,要得过且过就买国产货,难以自拔。在创造产品的同时却流失了价值,这已经成为了生活方式的顽固弊端。
三,广东省地区的出口加工业和原料生产业正进入寒冬期,整体形势严峻,前途未卜。大家都一个心思想省钱,等待下个发展机遇,但却深感担忧如何应对市场和资金的青黄不接现象。企业不肯花钱,个人怕花钱,不肯创业,不肯投资,无法提供生产效率,社会生产出现萎缩,大家试图从网络+模式中谋取短期效益,但结果并不理想。比如,东莞家具企业采用了定制的销售方式,但业务量并没有明显增长。如果这种思维方式不改变,势必造成进一步经济萎缩。国家政府扩大流动性未必会产生直接推动效果,民众需要相应调整心态适应时代变化。
四,一个特殊现象是移民海外的广东人也正经历“返贫”情况。广东人移民过去十年大量增加,一方面是低收入人员家庭亲属移民,另方面是企业主等高收入人群移民,多以北美和欧洲为目的地。然而,自2008金融风暴之后,美加澳等国经济恢复并不明显,而房价升幅在某些华人聚居地区明显,生活成本提高,加上国内生意难做,这些移民发现所在国并非那么容易生活。其他省份的中国移民对于国外情况更是缺少心理准备,一时间很难找到新的可靠收入,也难以融入当地社会圈子,精神和经济都遭受打击,成为返贫人口。另外,大量老一辈外来工已经回到原居住地,他们缺乏社保资源和再就业机会,这也是返贫的人流之一。
五,“精神返贫”现象越来越突出,各类封建迷信活动增加,陋俗泛滥,暴富人群难以找到理性消费途径,而需要新型教育的一代人无法找到有效知识来源。虽然政府大力推广社会道德教育,社会风气有所改善,但教育体系无法提供充足的有用知识,却给了一些“发教育财、养生财、理财财”的不良人群机会,各类培训班贩卖假知识和假技术并不鲜见。笔者到广州最大的书店考察,发现最好卖的书都属于“求财、励志、谋略、戏说、商谋、官情、关系、心理测试、鬼幻、魔法、国学”这类无聊无用内容,袁腾飞说历史几乎独霸了半个历史书栏,而科技、哲学、文学、宗教等类书籍门庭冷落。
如今国内各界都尝尝讨论“中等收入陷阱”,大多人都针对如何“再上一层楼”议题讨论,唯独没有人谈及“如何防止返贫”的问题。大家须知,经济是个动态发展体,不进则退,竞争环境使然,绝没有一个“中等收入”让你高枕无忧当靠山的。你的收入不增加,而你的折旧却一刻也不停止,价值流失便成了大问题。有些人大谈天猫单身节的销售光辉业绩,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退货、后悔消费情绪、卖家灌水销售额、洗钱、逃税、不计成本大甩卖等非理性商业行为的后果。这种天量销售额就如美国“黑色星期五”的那种一样,虽然在年销售额比例很大(近三分之一),但却盈利很少,对社会财富增加贡献不大。其负作用也是明显的,比如,一些原本做名牌生意的实体零售企业也不得不被卷入这种亏本的非理性销售浪潮,否则会失去市场份额。一旦某类商品或品牌被这种大甩卖贬低了价格形象就很难恢复,最终将导致这个品牌降低档次造成价值流失。
仔细观察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区别,不难发现最明显的就是“价值保护”表现。发达国家所建设的设施和房产随着时间逐步增值,保持着较为低的实际折旧比率(非账目折旧),大环境好,小环境也好,社会整体形成了一个保护人类劳动成果价值的人文和技术环境。落后国家的生存方式往往如同“熊瞎子偷玉米,边拿边丢”,比如,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年年生产大量农牧产品,年年耗费土地肥力,却年年再投资不足,必须依赖扩大开发耕地补充不足,外汇收入被截留于国外,本国资本外流,医得眼前疮,割去心头肉,造成整体资源实际负增长,社会生活生产资料价值流失严重。价值流失已经成为不发达国家“中等收入陷阱”的最大原因之一,中国也未能例外。
就以房地产业为例,中国人买房不带土地所有权,买房其实就是买一份七十年的租约,一旦购入便没有任何的改建权,大家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等待好价钱转手出售,二是住在里面等折旧成烂楼被拆迁补偿,前者注重短期投资效果,后者属于钢性需求无奈选择,均无个人创新增值机会。如果你等二十年后出售,恐怕楼价已经破旧不堪,折旧下来价值所剩无几,拆迁补偿却是个未知数。即使某些房主希望通过自己努力和投资改进住房价值也无法实现。可见,中国城市房地产是个人无法长期保值和创值的产业,土地增值几乎注定归于政府。
不过也有列外,广州地区一处早期开放的市区别墅社区很有特色,它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由农民出让土地给买家,然后按照指定款式建筑房子,有地在先,建房在后,因此各家房主纷纷自建各色别墅,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堪称中国质量最好的别墅群落,都是为了留给子孙后代的房子,当然用心建筑和保值了(见图)。可见,土地拥有权是实现房地产创新和保值的关键前提,没有经济自主权,没有私有制,任何市场经济理论都是谎言。
图:堪称中国最高质量的别墅区,户主拥有个人土地使用权。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