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 2017的博文

我的致歉及建议信

我的致歉及建议信 尊敬的“玫瑰团队”、“中国人权观察”同仁们:大家好! 先自我简介一下:本人石玉林,男,44岁,湖北省宜昌市公民,秦永敏老师的学生,“至习近平公开信”“玫瑰团队”与“中国人权观察”的发起人之一(秦永敏老师提名的第二签名人),现仍为“中国人权观察”的理事之一。 在此,我感谢大家的信任与支持! 近日,我们“中国人权观察”团队发生了巨大的分歧与争议,用部分同仁的话说,这是“发生了涉及生死存亡的重要事件”。分歧与争议的大体内容为:1,部分成员认为徐秦女士的秘书长职位涉嫌违规任职。2.副理事长潘露和代理秘书长徐秦未经理事会或举办人大会批准授权,到香港进行注册,严重违背章程和人权观察路线图,涉嫌滥用职权,并提请“中国人权观察关于召开紧急特别会议”商议弹劾议案,提请特别会议裁决表决。3.刘兴联,张家瑞提出副理事长潘露对他们无据指控,涉嫌构陷,提请特别会议裁决处理。 对此,在2017.2.25日晚,有约9位理事及数位团队成员召开了“中国人权观察关于紧急特别会议”,会议期间,大家各抒己见意见纷呈,以至没有形成最终的决议,最后大家理性的决定暂时休会,日后再议。本人也获邀参加了此次会议。会后,我感慨良多,夜不能寐。在夜深人静之时,我独躺沙发细细思考,得如下建言: 一.本团队是在专政的高压之下,艰难的建立起来的。此实属不易!秦永敏老师和许多同仁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精力时间和心血,因此我们当倍加珍惜,不作“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再者,本团队亦为中国少有之“民间自治”组织,肩负着部分锻炼检验中国公民自治能力的使命,如果我们这些追求自由、民主、人权、宪政理念的知性人士都难以自治成功,那更遑论千千万万缺乏自由、民主、人权、宪政的普罗大众了呢?因此,我们要坦诚以对,协商自治,多看到其他同仁的优点与贡献,尽量包容他人的不足与失误之处(严重违反本团队章程的行为除外);尽量的“高瞻远瞩”,多为团队的团结共进事业着想,而不要拘泥与成员的纰漏纠结下去(严重违反本团队章程的行为除外)。相信,我们那些争议成员的功劳是主要的,失误是其次的。多做事的成员必然会“多做多错”,做事越多,出错的概率也越多,而少做事甚至不做事的成员,定然是“少做就少失误”甚至是“不做事就不会犯错”(例如本人就是那种“少做、不作事,就少犯错”的人)。因此,我们要多多理解那些多做事的成员,尽量的对其涉嫌违反原则章程的...

宪政主义

宪政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宪政的要素之一:分权制衡(本图显示的是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的制衡机制)即总统-国会-内阁权力分立、互相牵制以防止极权专制 宪政主义(英语:constitutionalism),又称立宪主义、宪法主义,是一种主张国家权力来自并被一部基本法律约束的政治思想、规定公民权利的学说或理念,也是目前部分民主国家的现状。[1]这种理念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使政治运作进入法律化理想状态。宪法强调法律具有凌驾于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的法治的必要性。 宪政是代议制民主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对民主政治的制衡,在宪政国家,政府和公民的行为都是有边界的,不能互相僭越,政府所代表的行为世界是公部门,相对来说公民的行为世界称作公民社会。 宪政的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政府(包括民主政府)权力的滥用(即有限政府),维护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传统上,宪政本身并不直接涉及到政府是否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但现代宪政理论往往与民主的概念密不可分。 目录 [隐藏] 1 历史 2 影响 3 涵义 4 要素 5 内容 5.1 三权分立 5.2 公民权 6 争议 6.1 宪政与民主 6.2 宪政与宪法 6.3 其他 7 相关条目 8 注释 9 参考文献 10 外部链接 历史[编辑] 宪政主义体现了对人类自由选择和深思熟虑的充分自信,它根源于西方政治文化中的自然法传统、基督教传统以及契约论传统,汲取了法治理论、自然权利说、社会契约论等理论的精华,形成了“权利”与“权力”两个重要的维度。 许多学者将宪政主义的起源追溯到英国1215年通过的大宪章,认为这一贵族与王权斗争的产物具有限制权力的性质,是现代宪政主义的源头。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倾向于认为是启蒙运动给西方带来了宪政主义。以英国的约翰·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美国的麦迪逊、汉密尔顿等人为代表宪政主义者提出的三权分立、人权保护以及民主程序等一系列制度性措施构成了宪政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系,开创了西方宪政主义的政治文化传统。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作为一种理论形式的宪政主义成为西方政治制度架构的重要原则。从1628年开始,英国以《权利请愿书》、《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以及《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宪法性文件为基础形成了不成文宪法体系。 美国1787年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91年生效的《权利法案》以...

自由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自由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在自由社会中,政府基本上是“能不管就管”的,政府任由社会中的个人自由发挥,去自我找寻自己的幸福生活(除非违法犯罪、救灾救难、公共安全等等公共事物)。在自由社会中的个人,他们也凡事都要尽量靠自己,非不得已就不会求助于社会及政府。因此,自由社会里的人们,他们知道政府一般是指望不上的,社会以及他人也是指望不上的,自己的生存发展就得主要依靠自己。因此,他们必须努力学习,勤奋钻研、积极探索,勇于拼搏,所以他们总体上会比集体主义社会中的人们收获的更多。 具体来说,自由会给我们个人带来什么呢?首先,自由会让我们对政府、对他人无所指望,我们会显得“无依无靠”、没有保障;我们在这样的社会里生产生活,就如同被抛入了大海,跌宕起伏忽高忽低。在海浪里,我们忽而攀上浪尖又忽而被抛下谷底,忽而在谷底又忽而上潮头,完全没有了集体主义计划经济那种有保障与安逸的生活(一时的、虚假的、不可持续的)。此时,自由带给我们的是危险与机遇并存,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高度的生存压力与高度的舒适并存。 我们在高度自由的情况下,我们必定会去自由的探索许多事情。首先,我们一定会自己探索——怎样合理高效的配置自己所能掌握的资源,以期获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样我们就会尽量去找到利益较高的工作或生意。

自由主义践行者更容易致富吗?

自由主义践行者更容易致富吗? 与集体主义相比较,自由主义制度中的人们绝对更加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因此在他们进行资源配置的生产生活中,他们会更加努力高效的去合理化配置资源,因此他们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上会比集体主义强很多。再者,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巨大的奖惩机制,即:抓住了市场需要者,就会得到许多消费者的亲睐购买,从而收获颇丰;相反,如果抓不住市场需要,把资源配置在错误的项目上,那么产品与服务就会滞销就会受到很大的惩罚。 由此可知,当人们处在自由主义制度之中时,人们将更容易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而更易致富,践行自由主义的个人也更容易高效而致富。相反,当人们处在集体主义制度之中时,其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与效率都会大大降低,以致最终趋于总体贫穷。

同是诽谤 为何警察只是道歉公民就要被抓?

同是诽谤 为何警察只是道歉公民就要被抓? http://mt.sohu.com/20170214/n480669763.shtml?fi 快评社2017-02-14 13:52:03社交媒体 阅读(47862) 评论(41)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文丨令狐卿   最近一段时间,警察查办微博言论的事例不仅集中而且影响大。一些在微博上涉嫌辱骂警察的网民受到处理,被按照治安法有关规定顶格处理,甚或可能被刑事惩罚。但在同时,警察辱骂公民,乃至于侮辱当事人的,却被罚酒三杯,轻轻放过,选择性执法备受诟病。   1月27日,哈尔滨警察曲玉权在出警过程中遭到袭击不幸牺牲,居住广州的陈姓网民发言称“凡打杀公安者皆为英雄,点赞”和“大快人心”等言论。网民江某说,“好了,他女儿没人保护了,大过年的,遭报应没?”“这么着急洗白,是不是想多捞点抚恤金”。   陈某言论第一时间被捕捉,28日夜里11点多,广州警方抓获陈某。30日晚,南宁警方抓获江某。警方跨省追捕的效率很高,赞的人认为对辱骂警察的就该从严从重惩处。弹的人也有,希望警察在处理一般民众的治安案件时也能展现魄力和高效,做到一视同仁。   除了影响巨大的,还有警察管束社交媒体言论的事例。2月1日,秦皇岛微博网友贾某发文,“还有那些开车顶交警跑的,就该把交警顶死!不是我恨交警我就是恨这法律”。两天后,贾某被抓获,根据治安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情节严重论处,定格15天治安拘留。   33岁的沈阳人马某某因违章查处,1月份在微信朋友圈辱骂正在执行公务的警察,“不得好死!CNM……”。一天后,沈阳公安通报,在充分考虑马某在朋友圈辱骂他人后,删除辱骂文字的情况之后,对马某行政拘留7天。上述事例得到了公安政务微博的大力传播。   警察对社交媒体上挑衅性的言论予以打击,其维护同袍尊严的用心是可以理解。无论是牺牲警察,还是辛苦工作的执法人员,其付出的辛苦值得尊重,其付出的生命代价也应该被记住。但作为执法者来说,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而不该依照身份有所倾斜,不该选择性执法。   丽江流氓暴打女游客事件传开后,指责当地警方查处不力、程序不公的声音不断。2月10日23时许,丽江公安微博值班民警发布一条微博文章,攻击该名女游客是到丽江约炮的,挨打毁容是活该。对于这一长篇侮辱言...

逻辑上,人类社会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

逻辑上,人类社会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 逻辑上,人类社会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个地球上,是先有了个人,而后才由许多的个人因为需要协调彼此的利益才逐步相约组建出一个个政府、国家。在人的生产生活中,人们首先注重的是个人的自身自由与利益,而后因为需要协调彼此的自由与利益才牺牲让渡出一部分自由与利益来形成契约、法律、公权力与国家。人们之所以需要及愿意牺牲部分自己的自由与利益来形成法律、公权力,其目的只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保障自己的自由利益,而不是为了他人或者为了国家。 因此,个人、自由、权利是人类社会的起点与归宿。所以,人们在一生的生存过程中,凡事都应尽量依靠自己,能不求助与别人的就不求助与别人,能自己完成的就自己完成,唯有在自己单独一人“力不能及”不能完成的情况下,才需要与他人互助协作,才需要结社与政府并求助于其给予帮助(例如,遭受大灾大难之时)。而社会与政府则应该“能不管就不要管”“能少管就少管”。 政府对公民应该是“能不管就不管,能少管就少管”的“守夜人”保底角色,用中国先贤老子的话讲,这就叫做“无为而治”;相反,公民对政府的要求应该是——能没有最好就不设置政府。但是如果实在是需要公权力,那么也尽量的最小化的设置,尽量给予公权力政府等机构最小化的权力”。公共权力应该是“能小就尽量的小”;而公民权利则相反,应该是“能大就尽量的最大化”。——小政府,大社会;小约束,大自由。 政府的产生应该是被动的;应该是不得已才组建的;应该是先有公民的个人自由与权利在前,而后因为公共事物的需要才成立了政府。个人、自由、公民权利在前,集体、法律、制约、公权力在后。公权力永远只是服务于前者公民自由与权利的产物,不能喧宾夺主的主动建立在前。个人自由、公民权利是前提、是基础,公权力政府是在此基础之上的衍生品、附属品。 自由主义社会运行依靠的是“无形的手”的自动驱动与调节,那里的人们首先是自然本能的为个人自己牟利。在个人牟利之时,人们发现人与人之间有时候需要进行相互协作协调才能更好的为自己牟利,更好的搞好自己的生产生活。由此,人们开始自然的推导并集结出社团、民间自治、进而组成政府,也由此制定出各种契约、法律条款、公共权力等等。 在自由社会中的人们,他们的生产生活行为主要是依靠“市场无形的手”去推动、协调、配置的,因为人们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竭尽所能的去想办法创造、生产,以使得自...

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区别

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区别 作者:刘学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960012/answer/1990328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简单说自由主义是一种为个人自由辩护的意识形态,是一整套包括哲学理论、政治理论、经济理论等等理论的集合。自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其一在价值排序上所有的自由主义者至少认为个人具有极为重要乃至至高无上的价值(虽然新自由主义者实际上的主张是在以集体作为理由限制个人自由),其二在看待、分析社会问题时也是从个人出发,集体不过是个人的加总。自由主义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要求宪政即限政即限制政府权力,从而保证个人权利,因为自由主义认为对自由最大的威胁是政府(当然新自由主义者并不这么看他们对政府还挺亲的),政府是一种必要的恶,我们需要它但是要死死看住它。在经济上自由主义者基本同意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私人财产制度(但新自由主义者因为指望靠政府解决某些问题,因此也支持政府对经济干预,他们不太相信市场足够有效,同时也觉得私人财产也是某种“权力”也要限制云云)等等。思想文化上自由主义者也主张多元和竞争,捍卫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等。 上面提到的新自由主义是New Liberalism,是与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 Liberalism相对的,基本上可以认为自由主义受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影响后较为左倾剧中调和的自由主义,相比于古典自由主义它对政府的警惕有所降低而对财产权的警惕有所增加(因为它对权力的看法更宽泛了甚至现在都有话语权这种东西了),它看重民主(人民对政治事务的参与、对权力的控制)甚于自由,认为既然政府是民主的那么权力就可以用来促进公共福利,就不再是一种消极的必要的恶了,而为了某种所谓的公共福利某些自由就应当受到限制(它不反对个人富裕和企业强大,但是却认为财富膨胀和企业强大会构成对民主的威胁,所以个人就不能顺利继续积累财富而大企业也要遭受打击)。 还有一种新自由主义,是Neo-Liberalism,neo-这个前缀有复兴的含义,所以这个新自由主义其实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回归,这个新自由主义多局限在经济学方面,比如我们会说哈耶克、弗里德曼是新(neo-)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同时我们也说罗尔斯是新(new)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如果在政治理论方面称呼哈耶克等人,多用自由至...

互动百科-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著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自由主义反对许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构,例如君权神授、世袭制和国教制度。自由主义的基本人权主张为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财产的权利。在许多国家,“现代”的自由主义者从原本的古典自由主义里脱离出来,主张政府应该借由抽取税赋以提供人们最小数量的物质福利。自由主义在启蒙时代生根,到了现在自由主义一词已经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政治思想,从左派至右派,支持者的政治光谱分布相当广泛。 编辑摘要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名:自由主义 英文名:Liberalism 例 子:自由民主制 起 源:拉丁文liber 目录 1起源用法 2分歧 3影响 4思想起源 5革命 6内部争论 7政治立场 自由主义在中国 起源用法/自由主义 编辑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图册 自由主义一词源出西班牙语“Li-berales”,19世纪初被首次用作西班牙自由党的名称,表示该党在政治上既不激进也不保守的折衷态度,后在欧洲、北美广泛流行使用,成为一种资产阶级思想流派的代名词。自由主义者主张,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都应以维护个人自由为目的,反对任何形式的专制,无论是国家的、教会的,还是社会习俗的、舆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是公民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公民享有广泛的自由权,国家应实行代议制民主,国家权力必须受到限制,国家为保护公民权应实行法治与分权。 “自由”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文liber。蒂托·李维在他的巨著《罗马史》里描述了罗马平民阶级向贵族阶级争取自由的斗争行动。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在他的《沉思录》一书里对此写道:“...一种主张在政治上应该有著同等权利和同等言论自由的思想,以及一种尊重大多数自由政治的政府...”这种进展在漫长的中世纪里都暂时停止了,直到意大利文艺复兴争取自由的斗争才再度开始,自由城市国家的支持者和教宗的支持者产生了冲突。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在他的《论李维》一书中阐述了共和制政府的原则。英国的约翰·洛克和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巨著...

自由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试错

大体来说,人的一生都在试错的过程之中,而人的经济生活更是关乎生死存亡、喜怒哀乐的重要事情。那么,到底是自由主义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错配的概率高,还是集体主义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错配的概率高?理论与实践都显示:自由主义错配的少些,集体主义错配的多些。自由主义社会必定是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人们在自由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必定会追求效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由此,资源配置的错配会减少许多;相反,集体主义社会将是资源高度集中,资源的配置需要统筹安排,按计划进行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资源配置方式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因此在其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错配就会比较多。但是,这也不是说,自由主义的国家或个人就一定会比集体主义社会发展的好,更加富裕。因为第一、“资源配置的对错”只是致富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资源总量等等因素都决定着致富能力。(广义资源是指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即便抛开资源总量等等因素的影响,仅仅只从“资源配置的对错”来看,自由主义也只是配错的概率要少一些,而不是自由主义就一定是配对。相反,集体主义虽然是错配的概率高一些,但也不是次次错配、时时错配。因此,在一个较短的时段里(数年以致数十年),自由主义可能会比集体主义国家发展的更差、更穷,而集体主义国家则可能会比自由主义国家发展的更快更好。但是,要是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看,由于自由主义比集体主义错配的概率要少许多,所以在资源总量等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自由主义国家最终会超越集体主义国家的发展。

关键是把总统关进笼子

关键是把总统关进笼子 安立志 2017-02-11 14:24 关键是把总统关进笼子安立志一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无论极权国家还是民主国家,人们都在等着看笑话。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就职,一道道行政命令发出,又是'... 关键是把总统关进笼子 安立志 一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无论极权国家还是民主国家,人们都在等着看笑话。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就职,一道道行政命令发出,又是废除医改方案,又是退出TPP,又是修建美墨隔离墙,让人目不暇接。1月27日,特朗普签发了西亚北非七国公民的入境禁令,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引发了国内抗议,也在国际上造成巨大反响。 这位满头黄发的美国总统,如同一头无法无天、狂暴恣肆的公牛,一头闯进他从未涉足的美国政治体制的磁器店,自然要制造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碎片。 2月1日,美国代司法部长萨利·耶茨公然批评特朗普的移民新政不合法而被特朗普解职。刚刚下台的前总统奥巴马,打破卸任总统不评论现任总统的传统,公开支持街头上反对特朗普的抗议者。特朗普的行政命令,不仅遭到民主党人的批评,就在共和党内也受到质疑。据法新社统计,截至1月30日,至少30个共和党参议员和众议员公开反对或批评特朗普的政令。(2月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就美国总统的权力而言,如无必要条件,他对前任总统的批评无计可施,而对于“吃党饭、砸党锅”的本党人士,由于其拥有议员身份,他也无可奈何,于是他只能拿这位代理司法部长开刀立威了。 总统的移民禁令开始遭遇美国法律体系的阻击。继华盛顿之后,马萨诸塞、纽约、弗吉尼亚三州和旧金山市以该政令违反宪法为由,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特朗普的这项行政命令在美国的行政体系也引起反弹。美国国务院约900名官员联名反对特朗普的移民禁令。(2月2日《联合早报》)国务院的官员显然属于特朗普行政团队的直接部属,竟然缺乏起码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竟然不能与直接领导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 2月3日,华盛顿州西雅图联邦法官詹姆斯·罗巴特就华盛顿州与明尼苏达州提起的关于叫停总统入境禁令的诉讼案作出确定性裁决并即时生效。这意味着,按照美国法律,总统的入境限制令在全美范围内遭到暂停。华盛顿州检察官弗格森称,这项裁决是宪法的一大胜利,“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就算是总统也不例外。”华盛顿州长英斯利也对法官的决定表示欢迎,但声明...

自由的弊端

自由的弊端 自由的好处已被众多的学者论述过,自由的必要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不做赘述。现在,我们仅来看看自由有哪些坏处弊端。 1.如果给予一个人充分的自由,那么此人很可能会因为没有了精英的引导而变得茫然无措、不知所措甚至一错再错。例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多数人都由领导来计划带领、安排安置大家去进行学习工作生活,大家普遍拥有安全感、目标感。而进入自由的市场经济后,一部分人因为获得了很大的自由,进而迸发出了创造的积极性使得自己及员工的工作生活变得丰富而美好,但是也由于不再有精英的计划领导、安排安置,就使得另一部分人们就变得茫然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去工作、投资生产,甚至不知该如何好好的生活。他们可能一再的投资投入失败,一再的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也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他们在自由的市场环境中,象无头苍蝇一样乱打乱撞找寻着投资与工作的机会,但是他们却不幸的一错再错、一败再败,致使自己和家庭的资源越来越少,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窘困。由此可知,自由可以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人们的工作生活在总体上变好之概率增大,但是也会导致部分资源配置错配,部分人的工作生活更加穷困潦倒。 如果实现自由市场经济,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自寻生路,自己找工作或者投资生产做生意,那么,依据二八法则,大约80%的普通民众或将是失败的、亏损的,仅有20%的天才精英们会成为巨大的成功者。许许多多的普通民众在工作、投资、经营之中会遭遇更多的失败,他们一旦获得自由市场那么他们将会变得更加失败亏损与贫穷,还不如原计划经济之时,由经验丰富的精英领导来带领其生产生活之际过的好。自由、市场经济,它也有可能是“天才、精英们的天堂”却是“普通大众们的地狱”。也许,普罗大众们没有自由与市场经济,他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因找工作、投资等失败亏损导致的贫苦。也许,竞争激烈的、马太效应严重的自由市场经济是总体高效走向总体富裕之路,但是却也可能是草根民众走向更加失败亏损的贫苦之路。传闻,美国南北战争之时,就有一些黑奴宁愿自甘为奴为婢也不愿获得自由解放,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一旦获得了自由,那么自己就将无所适从、对自行生产生活无能为力,他们宁愿为奴,由精明的奴隶主带领安排他们去生产生活,才能衣食无忧。他们不愿意获得解放、获得自由,并因此而需要自谋生路,自行面对难以预料的市场风险。自由市场经济,它带给普罗大众的不仅仅是致富的机遇“胡萝卜”,更可...

自由主义的利弊

自由主义的利弊:   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为追求发展、相信人类善良本性、以及拥护个人自治权,此外亦主张放宽及免除专制政权对个人的控制。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着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参与政治。   工业革命大量增加了人类的物质富裕,但也对传统社会秩序产生彻底的分裂,并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如污染、个人与其群体社会的疏离、城市内的拥挤、和童工的出现。物质和科学的进步提升了人类的寿命并减少必死率,使世界人口戏剧化的增长。这也导致了劳工过多的趋势,造成了工资的下降,但也不一定会降低生活的标准。米尔顿·佛利民指出这个时代造成的现象不是贫穷人口增加,而是“贫穷现象更显而易见”。经济自由主义者如约翰·洛克、亚当·斯密认为工业社会会自行调整这些问题而无需政府干预。在19世纪,自由民主制国家的投票权都普遍延伸了,而这批新获得选举权的公民往往投票支持由政府进行干预来解决那些他们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识字率和知识散布的增加也导致社会上出现更多各种形式的激进主义者。社会自由主义者要求以法律来取缔童工、限制最低工资和工作环境的安全。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主义者则反驳认为这样的法律是对生命、自由和财产权的不公平要求,更不用说这样做会妨碍经济的发展。也因此自由主义内部开始产生争议。经济自由主义者强调经济上的自由,并希望缩小政府的规模。然而社会自由主义者强调的是机会的均等,并希望扩大政府的规模以保护公民免受经济和自然状态的困难所产生的后果,他们认为那些问题的严重只能由政府来解决。在19世纪中旬社会自由主义因此和古典自由主义分裂,成为自由主义内部第一次意义重大的分裂。   同时,自由主义中反中央集权的部分依然存在,并且也变的越来越激进,主张无政府主义的形式。   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为追求发展、相信人类善良本性、以及拥护个人自治权,此外亦主张放宽及免除专制政权对个人的控制。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

学术自由的好处与没有自由的坏处

学术自由的好处与没有自由的坏处 作者:戴和冰 学术自由是一般自由的在学术上的延伸,是就学者而言的,但其意义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一个小群体,它关系到整个社会。学术自由包括言论的自由。 学术自由有什么好处? 战国时期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各学派都有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这是学术自由的开始。此前,是“王官之学”,学术由政府掌管,体现官方意志。贵族制度崩溃,学术转入私家,诸子百家四处奔走宣扬自己的思想,儒家是其中的一家。 百家的出现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提供了许多可能性,对时政、社会等各种重大问题进行解答,具有“救时之弊,应时之需”之功,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与民休息的道家黄老无为观念,非攻、节俭的墨家思想等,至今深入人心;儒、墨主张统一,法家富国强兵,成为后来大一统的思想基础。对于各家思想,好的方法是在学术上综合,就是包容存留,《吕氏春秋》、《淮南子》就是综合的结果。没有这种综合与包容,就没我们今天灿烂的五千年文化。 我们可以这样说,由于有学术自由,因此才有战国的百花齐放。许多新的观念都出现了,并且实际地发挥了作用。我们可以承认秦代对中国有贡献,承认统一是好的,法家的政治理论也有其正面意义,但我们必须记得这些都是百花齐放的结果。那么,这样说来,学术自由的好处已是史有明证了。[2] 学术不自由有什么坏处呢? 百家争鸣,各国游士互相援结,“士”取得了极高的社会声望,《孟子》称公孙衍、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如此政治影响力,让国君不得不礼贤下士,这是当政者极不愿意的。秦始皇认为学术自由对政府没有什么好处,士的发展已影响到政治的安定,即加以控制,用政治的力量统一思想,最终“焚书坑儒”,恢复了“学在官府”,学术失去了自由。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儒学变成了官学。 秦汉的政治压力,使知识分子对政治不得不采用歌颂的方式,东汉思想家王充说:歌颂当代是知识分子的责任。这话多么耳熟。学术自由没了,从此歌功颂德成了传统,这是政治控制学术的必然后果。王充还说:为什么不应该歌颂本朝呢?如果本朝真好,就可以歌颂。对此,余英时先生说:“如果政府只容许歌颂,不容许批评,那么,新的思想永远不能产生。”这就是恶果。 对学术的压迫,明清为甚,政府基本上不让知识分子直接涉及政治,他们也不敢直接批评政治,学术没有自由。明太祖朱元璋对孟子又恨又怕,因为《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这...

私与公的辨析

私与公的辨析 先有个人而后才有社会、国家 这个世上是先有个人,而后才由单个的个人各自让渡一些权利形成社团,在此基础上再由于需要让渡一些权利形成公共利益,进而形成国家、政府、公权力。人们组成社团与国家的根本目的是最终服务于这个世上的个人。国家社团的最终目的也是为 了这个群体之中的每一个个人的利益服务而存在的。个人之所以愿意让渡以部分权利出来形成公权力,其目的也是为了最终获得个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个人主义是这个社会的起点也是归宿。 由逻辑可知: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其所作所为首先是为自己谋利益,这个是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天性本能。但是,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发现,有时候个人的力量太过微小,力不能及,难以以个人的力量实现更大的自己的利益,有些事情需要协作、谦让,公共去完成;还有一些时候,仅仅只只追求自己的自由与利益最大化,这反而损害了他人的自由与利益进而导致争执,再进而导致自己的自由与利益受损。于是,单独的人们需要让渡出、牺牲一部分自己的自由、权利来形成公共权力,由大家集合成道德、秩序、法律、社团、国家等,共同有序合力的来争取到更大的个人利益。 个人让渡部分权利形成社团,主要是因为个人需求,个人加入到社会中也主要是因为个人有这样的需要,个人加入到社会中来是为了更好的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不是相反。因此,社会、国家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更好的保障个人权利与为个人更好的牟利而服务。 以公民的个私自由权利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其核心是保障公民个体的自由,尤其是经济上的决策自由。这样一来,就会出现自然状态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即:个别的成功幸运人士极端的富有,大部分中等人士中等富有,少部分失败不幸的人士非常贫穷。相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则是以集体主义为目标,追求平均主义的“共有、均富”,其结果会表现为人为造成的:贫富差距很小,但整体社会的效率低下(人们在追求自己获得更好生活的过程,因为公有等问题而积极性差、资源配置上的竞争度差,劳动生产的效率不高等等问题),以至于整体偏于贫穷。这样的社会之中的个人不会在整体社会中显得特别的失败、贫穷,但是整个社会总体却较为失败、贫穷。 采取私有制、自由主义的国家,保护公民拥有更多的私产私权、更多的自由,这总体上会催生更多人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而进行最大化的努力,他们会不知不觉的努力思考、努力奋斗,这必将导致他们的...

国家、政府、集体等组织

私与公的辨析 先有个人而后才有社会、国家 这个世上是先有个人,而后才由单个的个人各自让渡一些权利形成社团,在此基础上再由于需要让渡一些权利形成公共利益,进而形成国家、政府、公权力。人们组成社团与国家的根本目的是最终服务于这个世上的个人。国家社团的最终目的也是为 了这个群体之中的每一个个人的利益服务而存在的。个人之所以愿意让渡以部分权利出来形成公权力,其目的也是为了最终获得个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个人主义是这个社会的起点也是归宿。 由逻辑可知: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其所作所为首先是为自己谋利益,这个是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天性本能。但是,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发现,有时候个人的力量太过微小,力不能及,难以以个人的力量实现更大的自己的利益,有些事情需要协作、谦让,公共去完成;还有一些时候,仅仅只只追求自己的自由与利益最大化,这反而损害了他人的自由与利益进而导致争执,再进而导致自己的自由与利益受损。于是,单独的人们需要让渡出、牺牲一部分自己的自由、权利来形成公共权力,由大家集合成道德、秩序、法律、社团、国家等,共同有序合力的来争取到更大的个人利益。 个人让渡部分权利形成社团,主要是因为个人需求,个人加入到社会中也主要是因为个人有这样的需要,个人加入到社会中来是为了更好的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不是相反。因此,社会、国家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更好的保障个人权利与为个人更好的牟利而服务。 以公民的个私自由权利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其核心是保障公民个体的自由,尤其是经济上的决策自由。这样一来,就会出现自然状态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即:个别的成功幸运人士极端的富有,大部分中等人士中等富有,少部分失败不幸的人士非常贫穷。相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则是以集体主义为目标,追求平均主义的“共有、均富”,其结果会表现为人为造成的:贫富差距很小,但整体社会的效率低下,以至于整体偏于贫穷。这样的社会之中的个人不会在整体社会中显得特别的失败、贫穷,但是整个社会总体却较为失败、贫穷。 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社会更接近人自然状态,优胜劣汰法则非常明显,其间的个人会因为自己那自由自主决策的偶然性、机遇差异等,导致个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异、贫富差异。巨大的收入差异、贫富差异又容易导致社会动荡,由此富有幸运的人士需要拿出让渡一部分收益,用于转移支付给予贫穷的人们,以此购买交换获取安...

私有变公有,国家变乌有---重温洛克名言

私有变公有,国家变乌有---重温洛克名言 2017-02-04 08:28:43栏目:默认栏目 1437 6 105 私有变公有, 国家变乌有 ---重温洛克名言 作者:茅于轼﹝天则经济研究所名誉理事长茅于轼为FT中文网撰稿﹞      300年前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就说过:财产不可公有,权力不可私有。300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这句话,深感他的思想深刻。这句话所发出的光辉,至今还能照耀人类社会,帮助许多人觉醒。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社会不平等最生动的描述。古今中外有无数仁人志士为减少不平等思考、奋斗。社会中总有慈善家用各种办法救济穷人,缓解他们的痛苦。但是最彻底的办法是财产的公有化,以完全消灭贫富造成的不平等。这就是财产的公有制。这些思想中影响最大的无疑就是100多年前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设想。他的学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百年来成千上万的人为此奋斗,甚至牺牲了生命。   到现在,轰轰烈烈的时代已经过去。冷静下来后,大多数人逐渐认识到这个主义的毛病,依然信奉共产主义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仍然会有人问,财产共有的其它方式是不是还有开发探索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重温洛克的这段话,也许能帮助我们理清一些思路。   是什么人赞成财产的公有制?未必是愿意把自己的财产拿出来给大家享受的人,恰恰相反,是那些希望通过财产公有制分享他人财产的人。公有制实际上是分享他人财产的制度,是用各种似是而非的道理分享别人的财产,明抢暗夺他人财产的制度。   中国实行公有制,这是在宪法第6条里十分明确地申明了的。宪法进一步在第12和13条中规定: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比较这两条的叙述,可以理解为:公共财产不论是否合法,统统神圣不可侵犯;而私人财产只保护合法的收入。这可不是咬文嚼字,而是被实实在在强制执行的。解放初农村的土改就是强制剥夺了地主的财产,分给了贫下中农。1956年的公私合营,也是基于强权的化私为公,没有商量余地的。严格讲,这些都是受保护的非法公有财产,虽然非法,但是“神圣不可侵犯”。   财产的所有权并不是空洞的,是有实质性内容的。财产的主人有权支配自己的财产,或者用于消费,或者用于投资。消费或投资也有多种选择。这些选择的决定权在所有者的手中。对于公有财产来说,谁有权对选择做决定?如果公众都是所有者,该谁说了算?实际上谁说了也不算。所以公...

个人、企业由小变大的途径

个人、企业由小变大的途径 在市场竞争中,个人、企业想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其途径依然还是:积实击虚,积强击弱,逐步“以小鱼吃大鱼”的方式成长壮大,逐步变大变强,逐步升级。犹如战争法则及孙子兵法所说的办法。个人、企业的创新竞争也是如此:微弱的个人与企业只能在一些很小的产品与服务中创新,争取在小微产品服务之中击败其他竞争性产品与服务,进而在这些小微产品服务市场中获胜赚取相对大的利润,而后才可以逐步升级到更高的产品服务领域去再次“积实击虚,积强击弱,用“小鱼吃大鱼”的方法逐步成长壮大。 因此,在“小鱼吃大鱼”的残酷市场竞争中,一个小微的个人、企业并不是永远都只会被消灭,只会贫苦无边:也不一定总是被马太效应所束缚,永远都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否则,这个世界岂不是要两极分化到极端,以至于只有唯一的一个强者在生存着? 相反,这个世界是存在着“马太效应”,但是也存在着“非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与“由小变强,由强变弱”兼有,小微者可以变强、强大者也有可能变为小微者。强大的企业可能越来越强大,也可能变的越来越弱小直至消亡。个人、企业、权势等等也是如此。 所以,小微者是有机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进而逐步成长为一条“大鱼”的。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现实中,很多的大型企业也都是通过积实击虚,积强击弱,逐步“以小鱼吃大鱼”的方式成长壮大,逐步升级变成“大鱼”的。历史上的战争、政治、经济等都无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