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322/12/599588_196575468.shtml

2012-03-22

一百多年前,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似乎天启心智,提出了判断社会经济效率的“帕累托最优”理论。该理论指出,当社会达到某种状态,在该状态下,任一个人境况的少许改善,就会使另一个或更多的人的境况变糟,则这种状态就达到了效率最优。“帕累托最优”提出后,令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家尤其是经济学家着迷,旨在渐进和实现该状态的学说和政策纷至沓来。但或许可以断言,迄今为止,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达致此状态。
“帕累托最优”确实是高尚迷人的。首先这种状态暗含了自由平等的精神。只有具有自由选择和行动权利的人,才能在个人自利引导下,追求自身的利益或效用最大化,也才真正与别人平等竞争以达致这种状态;其次这种状态暗含了道德诉求。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均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及他人;再次这种状态暗含了效率标准。之所以达致这种状态,肯定意味着社会财富已达致充分,以致使每个人均无须靠损害他人而自娱和富裕。由此看来,“帕累托最优”犹如人间仙境,确实令人神往。
然而“帕累托最优”之所以未曾达致,也在于这种人间仙境过于浪漫。首先,这种状态体现了静态观念。人类社会诞生以来,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和演进,人和环境相伴互推造就了灿烂的各色文明,并且这种演进过程永不终止。这是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个人所生存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资源是稀缺的,因此人类谋取福祉和追求效用是无止境的。但“帕累托最优”却内含了静态思维,按照这一思维,尽管在“帕累托最优”状态尚未达致前,经济社会是变动不居的,但在达致这一状态后,则或者不应再发生变化,或者这种变化必须以每个人均需受益为条件,那怕局部个人短暂的受损都背离了“帕累托最优”。或者反过来说,不论这种状态的绝对水平多么低下甚或其中的某些个人多么贫困,只要达致了这种状态,就值得肯定。因此这种状态未免倡导了一种隐含的静态观。其次,这种状态假设了完全的市场竞争。该理论假设,在追求这种状态的过程中,每个个人都具有完全的理性和完备的信息,竞争是在可预见的透明市场中展开的,不存在垄断欺诈等阻抑竞争的干扰。显然这是与真实世界不相符合的。再次,这种状态未曾考虑外部性的困扰。只要不是鲁滨逊的一人世界,就存在外部性的困扰,只是其困扰大小不同,这是产权和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灼见,张五常先生曾作过精辟分析。尤其是伴随现代经济和社会日益复杂挚密,外部性将呈总体上升趋势,最大的外部性或许是政府职能的扩大和公共选择的悖论。由上可知,“帕累托最优”的仙境虽令人神往,但远离现实。
正由于此,以追求“帕累托最优”为目的的主流经济学发生了分野。起初这种变化体现在对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质疑,由此引入和深化了“非均衡”理论,随后出现了产权和交易费用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则对其老师萨缪尔森为代表的、试图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进行“综合”的“新古典综合派”进行了批判,认为萨氏所“综合”的理论使微观世界自如运行而宏观世界却不如人意,使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宛如两片境况。这些均显示出“帕累托最优”中看不中用。再如著名的“科斯定理”表明,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现实世界里,产权如何界定对经济效率事关重大,因此“只有得大于失的行为才是人们所追求的”,“我们必须考虑各种社会格局的运行成本(不论它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管理机制),以及转成一种新制度的成本。在设计和选择社会格局时,我们应考虑总的效果。”公共选择理论的旗手布坎南走得更远。他对趋向“帕累托最优”的过程与“帕累托最优”本身做出了区别。他在《自由、市场和国家》中,甚至对旨在追求经济效率的“科斯定理”提出了疑义。他认为包括产权和交易费用经济学在内的各种学说,都假设在经济系统外存在一个“最优状态”,而且通过一定的政策和制度(如产权)调整,就能达致这一状态,但这是不足取的。原因是经济社会的交易和运作是一个过程,在人们参与和进行交易及其它活动时,经济社会的诸多条件已发生变化,相应地,最优状态也将不复存在。因此布坎南得出结论,应放弃诸如“帕累托最优”等标准,而应以过程的观点和自由社会公民的“全体一致同意”为准绳,但这就牵涉公共选择悖论的困扰,最终的对策和方向将是在立宪层次的规则完善中,由“无知面纱”拨引社会。这就返回到古典自由的传统回归话题。

帕累拖最优?
"帕累拖",也许人们一提起这个名字,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马上想到什么
这一连串的经济学概念,为什么这个意大利平凡的名字会使人们如此的恋记和牵挂呢?其实作为一个经济学爱好者,只要试想一下,也很简单,大家都知道,经济学有两大主题,即稀缺与效率.笔者私下认识,觉得这两个词有点反义的味道,就是因为在我们人类,很多资源都是稀缺的,即不可再生的,所以才会有效率这个词的出现,试想一下,如果地球上的资源都是可无限利用的话,那么肯定不存在效率一词,资源的合理配置不知从何谈起,更不会存在"市场与计划"之争,战争的坦克将永远开进历史的博物馆,那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同社会.我想"经济"的最初定义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如某某事物很"经济"等等.

   也许在中国,帕累托效率不是每个人都懂,然而日常生活中每个都在不停地应用,包括婚姻这个看似人类最"高雅"领域,其实这也不奇怪,为什么呢?大家都是"经济"人嘛/每个人都有追求超越自我,或者"卓越"的权利吧.在婚姻这个领域,追求帕累托效率的文章当中,有一篇文章在印象中很深,那是去年在清华图书馆看到的,北京大学夏业良教授写的,大概文章是这样的模型:在婚姻中,男女双方围绕着"帕累托"这个中心,然后从"金融"这个令人兴奋市场展开攻势,什么"信息不对称"啊,男女为了追求"卓越"而博弈等等.当时看到这篇文章,真的令人非常"兴奋",立刻就觉得手"痒痒啦:我认为如果夏老师还加上什么"二手车","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等,那效果肯定会更好的(笔者早就想写,但是还是怕遇到这样的读者:"经济学家"也喜欢女人嘛?)

  帕累托解释:意大利伟大的经济、社会学家帕累托发现,如果“某个措施A将导致1000个人每人损失1法郎,而某一个人将得到1000法郎,则后者将会花很大力气来争取A,前者将只进行微弱的抵抗,因此很可能最后的结果是,试图确保通过A得到1000法郎的那个人将会获得胜利。”
帕累托假说表明,人多并不等于力量大。由少数人组成的有谋利冲动的有组织的利益集团,其力量往往超过“沉默的大多数”,成为利益分配的主导力量。帕累托的这一假说以后又被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在研究集体行动逻辑时进一步证明。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为什么希特勒如此仇视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区别

《哈姆雷特》经典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