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与监狱
研究室与监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陈独秀极力主张反蒋抗日。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被捕入狱。早在1919年6月初五四运动蓬勃展开之时,有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七百余人被捕,这时陈独秀为声援和鼓舞被捕学生及时写了篇精悍而又富有哲理的短文《研究室与监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陈独秀极力主张反蒋抗日。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被捕入狱。
早在1919年6月初五四运动蓬勃展开之时,有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七百余人被捕,这时陈独秀为声援和鼓舞被捕学生及时写了篇精悍而又富有哲理的短文《研究室与监狱》,全文如下:
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
这篇不满百字的雄文洋溢着战斗的激情和革命乐观精神。现在他身体力行,直把监狱当作研究室,是他著述文字学、音韵学最为丰硕的时期,在狱中即已发表的有:1.《中国古代语音有复声母说》、2.《荀子韵表及考释》、3.《广韵东冬钟江中之古韵考》、4.《实庵字说》。(摘自10月20日《文汇读书周报》作者任建树)
作者简介编辑
陈独秀(1879~1942年),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
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一大至五大党的最高领袖。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
早年毕业于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新青年》)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3月24日,陈独秀受陈炯明之邀在广东建党。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被选为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相关信息编辑
本文发表在1919年6月8日《每周评论》随感录专栏。
《每周评论》共设十二个栏目:国外大事述评、国内大事述评、社论、文艺时评、随感录、新文艺、国内劳动状况、通信、评论之评论、读者言论、新刊批评、报刊选论等(每期有五个栏目以上)。
陈独秀是《每周评论》的主编,也是最主要的撰稿人。他主持笔政的半年里,发表的主要文章有《我的国内和平意见》、《除三害》、《国防军问题》、《人种差别待遇问题》、《山东问题与国民觉悟》、《为什么要南北分裂》、《关于北京大学的谣言》、《朝鲜独立运动之感想》、《贫民的哭声》、《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等及一大批“随感录”。
陈独秀最后编辑的第25号(6月8日出版)上除了他那篇著名的文章《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外,还有两篇重要的“随感录”:《爱情与痛苦》、《研究室与监狱》。
胡适接办的28期便接上陈独秀的话题,也做了两篇同样题目的“随感录”。
胡适的《研究室与监狱》上说:“你们要知道陈独秀的人格吗?请再读他在《每周评论》第二十五号里的一条‘随感录’。”下面便重抄了陈独秀“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的那一段话。——义正言激地为陈独秀的人格唱赞歌,为陈独秀的“爱国爱公理”的革命思想与革命行为唱赞歌。就在得知陈独秀被捕的当天晚上,胡适愤慨地写下了一首题为《威权》的诗,为“奴隶们同心合力”起来造反“唱昌赞歌”,他高昂地诅咒:“威权倒撞下来,活活的跌死!”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