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被文明征服的野蛮國家
四个被文明征服的野蛮國家
http://m.6vmi6.cn/hK21130459_weifenxiang_9922843089.do?from=timeline&winzoom=1
2018-10-22
失联号:草野枫2(caoyefengB)
一个民族被野蛮征服,毫无疑问是这个民族的悲剧,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时期。反过来看,如果一个民族(国家)被文明征服呢?
有人说美国军队的管辖图几乎就是张世界地图,在其担任“世界警察”的过程中,攫取了无法计算的巨额财富,这样的指责,也被很多人应用到当年的大英帝国身上。
美国用战争与征服的方式,在亚洲扶持了两个民主国家:日本和伊拉克,在欧洲扶持了联邦德国。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时间,相比之下更长。这样的征服,究竟是文明的,还是野蛮的?
另外,本文所谈及的“民主”,并非专指“多数决”的民主,而是有限政府、共和框架下的民主。
--------
西德:民主是无法被唱衰的
1945年,二战失败后的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根据《雅尔塔协议》,之后将举行大选,建立新政府。但由于苏联控制的德国地区抵制大选,1948年,世界上出现了两个德国:东德和西德。
冷战开始了。冷战的另一层意义是竞赛,东德四十余年的人口外逃史其实早早揭示了胜负。众所周知,希特勒德国是一个纳粹国家,而苏联控制下的东德用它四十余年的“成就”告诉世人,集权国家的民众生活和自由度,还不如从前。但当时,苏联支持下的东德更被看好,众多预言家纷纷唱衰西德:“每个西德人每5年才能有一只盘子,12年一双鞋子,50年一套衣服,5个孩子中有一个能有自己的尿布。”
实际情况正好相反。西德几年后就实现了经济腾飞:从1950年到1966年,GDP增长两倍,平均年增达7.1%,不仅在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名列前茅,也大大超过本土史上增长最快时期!复原时间短到如此不可思议,西德靠的是什么?难道真是凭借希特勒所谓的“雅利安优等人种”?但若果真如此,东德为何做不到?
美国提供的马歇尔计划性输血,是德国得以实施大规模战后重建的基本要素。德国在二战中工业体系全毁,货币体系崩溃,而马歇尔计划不仅是物资援助和财政借款,还有工业基础材料等外贸让利,以及用强大的美元信誉给德国的债务陪绑。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本质上也属于马歇尔计划,属于“秩序”输出,德国在此秩序基础上开始了全面复苏。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确保了市场的自由竞争和有序发展,实际上,马歇尔计划的核心正是美国的意识形态——自由市场经济。
西德的成功,是任何人都无法视而不见的,但至今仍有人认为,西德之所以走向与当年相背离的“另一个极端”:民主,透明,反官僚等等,是出自对纳粹制度的极度敏感。其实,这不是敏感,这正是美式民主的真谛。
---------------------
日本:美国道路的完整复制
1945年8月,二战失败国日本投降,国内愁云惨淡。盟军最高司令部1946年初统计显示:“日本损失了总体财富的1/3,农村生活水平降到战前的65%,城镇降到55%。”到处是颓败、绝望之气。
很快,日本被美军占领。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不无得意地表示:“我对日本国民,事实上具有无限的权力。我是八千万日本国民的绝对统治者!”
跟分区管理德国不一样,从1945年8月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到1951年9月旧金山片面媾和条约签订,美国对日单独占领六年,并进行了全面改造,迫使日本完成了明治维新后一直未达成的民主化改革,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国家。
政治改革。在美国人心中宪法高于一切,因此首当其冲是取缔充满封建色彩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制定真正的民主宪法。天皇失去实权,日本变成名副其实的君主立宪;议会改成由选举产生的美式两院制,内阁从天皇任命改成议会多数党领袖组阁,内阁首脑从对天皇负责变为对议会负责;以美国的联邦体制为蓝本实施地方自治,地方首领由居民选举产生,地方设有议会,彻底松动了传统的中央集权。
麦克阿瑟离开日本,30万日本民众前来送行
经济改革主要有两块。第一是解散财阀等垄断资本,铲除法西斯经济基础;第二是农地改革,使原来依附政府生存的穷苦佃农变为有生产资料的自由农民,改革后的十年里农产量增长60%,为日本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他范畴内,教育改革全面而彻底,禁止传授封建伦理,确立九年义务教育,确保青少年都能接受新式教育;废除宗教团体法,禁止在公开场合宣传神道教、政府不得支持神道教,鼓励信仰基督教,使得基督教成为日本较有影响力的信仰之一;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代表,美国通过电视节目、好莱坞电影、畅销书和自身强大的实力,引入自由、民主、平等等观念,帮助日本人逐渐建立了现代价值观。
改造是按照美国民主发展的道路进行的,起初虽具强迫性,但结果是成功的,不仅削弱了法西斯力量,更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肃清了障碍。 20年的军事管制和民主改造,使当年被炸成月球表面的东京成为世界最大的现代都市群,日本从废墟中重新崛起!
------------------------
伊拉克:被枪炮打开的民主大门
海湾战争让我们认识了伊拉克,美伊战争让我们了解了萨达姆。冷战结束后,美国和伊拉克一共打了两场仗:第一场遏制了伊拉克的扩张野心,第二场推翻了萨达姆的残酷统治。
伊拉克同日本的相同之处,在于被占后一夜间从极权国家过度到民主制度。2003年9月,由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政治重建正式开始,美国的枪炮,让伊拉克少走了一些国家用一百年还没有走完的民主之路。
然而,专制突然垮台,民主不可能一夜之间建起,尤其是民主理念,连西方国家都经过了上百年的启蒙,几千年的专制哈里发国家伊拉克(古称巴比伦),必然会经历一场场甚至长期的撕裂之痛。
这也是伊拉克民主被很多人诟病的重要原因所在。媒体和多数人认为,自从萨达姆被推翻后,伊拉克的恐怖事件层出不穷,而这在萨达姆时代是看不到的。表面看的确如此,但很多人不曾考虑:袭击事件是看得到的恐怖,而萨达姆时代那些看不见的恐怖---镇压,其频率和规模比这要残暴得多,萨达姆才是最大的恐怖组织头目。当年萨达姆政府严重侵犯了库尔德人利益,该地区的反抗最终导致所有的库尔德村庄都被碾平!南方什叶派的反抗被血腥镇压后,连电都不给提供---即使民众有其他声音,谁敢说出来,谁又能听到呢?
其实,后萨达姆时代的诸多问题,与美军过早撤出伊拉克不无关系。大多数恐怖袭击制造者来自国外,而全球至今没有反恐的真正有效手段,这是美军驻守八年才撤的原因---前提是伊拉克已有能力自己打反恐战。但在2011年美军撤离时,这个结论尚存争议,但反对意见没被采纳,随后危机真的出现了:2006年,纳粹之后最大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境内建立。伊斯兰国的暴行,使美国不得不于2014年重返伊拉克,打击IS武装分子,帮助新政府军收复失地。
更重要的一点,推翻萨达姆后,美国并没有为伊拉克亲自立宪和重组权力机构,例如伊拉克宪法仍然规定政教合一。倘若美国像重建日本一样重建伊拉克,很多悲剧就有可能避免。
伊拉克的战后到底如何?事实上,萨达姆倒台后,伊拉克民众的生活水准一直处于提升状态,且进展迅速。央视2016年7月24日报道:“自2003年伊战结束以来,伊拉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均收入得到显著提高。”据世界银行统计,2004年伊拉克的GDP就超过了2002年水平,至2013年,比战前增长了87%,其他各项生活指标也都明显改善。今天伊拉克的真实现状是:伊拉克多数民众对推翻萨达姆是欢迎的,对民主进程和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力是基本满意的!
根据法新社最新消息,12月9日伊拉克政府军宣布,被“伊斯兰国”占领的所有领土已全部被解放。相信伊拉克今后的民主之路会越走越顺畅。
---------------------------
印度:民主是治疗民主病的唯一良药
印度的民主直接传承于英国议会制度,很多人因此认为,其成败得失可以对民主的普遍价值进行错对判断。而在其中某些人眼中,通过印度,民主已经和贫穷、混乱、低效划上了等号。
的确,相比于某些国家,印度的很多“硬指标”(比如GDP)还有差距,但纵向来看,印度真正打开自由市场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从这个角度看,印度的发展还是相当快的。例如,世界银行提供的印度平均寿命数据,1983年是56岁,2013年已经提高到66岁;三十年前印度的死亡率高达12‰,近年来则下降到8‰,可见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长足进步。全民享受免费医疗,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全部免费,这都是足以让印度人感到骄傲的巨大成就!
更明显和更重要的,是英国对印度进行民主改造前后的反差。1858至1947年间,整个印度次大陆都是英国的殖民区。1880年的印度铁路全长7000英里,1939年时是4.1万,六十年增长7倍。不止铁路的增长,文教事业更是巨星闪耀,加尔各答大学、马德拉斯大学、孟买大学这三所印度历史最悠久的名校,都是在1857年仿伦敦大学而建。毕业于马德拉斯大学的温卡塔·拉曼因发现拉曼效应,荣获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擅长英文写作的泰戈尔,1913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亚洲第一人。就连独立斗士甘地和尼赫鲁,也都是英式教育熏陶出来的。
社会变革同样引人注目。寡妇殉死是印度习俗,1818年仅孟加拉管区就有800个寡妇殉死。这种习俗根深蒂固,但是,1829年,总督班廷克勋爵还是顶着印度社会的巨大压力,成功废除。某些山地盛行人身祭祀,总督哈定勋爵采取强有力措施予以了禁止。而力图革除诸如禁止寡妇再婚、寡妇殉夫、戮婴等习俗,热心修铁路、兴水利、设学校的总督大贺胥勋爵,在印度独立后,还被印度史学家称为"非常刻苦的行政官""心肠仁慈的统治者"。
古老的印度等级森严,在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这四个等级之外,还存在一个贱民阶层,处境悲惨,连利用公共设施的权利都没有。1923年,孟买当局通过决议,不向拒绝贱民子弟入学的学校拨款。从这时起,贱民学生才正式得以入学上课。1925年,马德拉斯管区又通过法令,宣布不可接触者和其他种姓一样,拥有使用道路、水井、池塘等公共设施的权利。
变革道路上最顽固的阻力,常常来自印度人自己。也正因此,在印度宪法之父安培德卡尔看来,英国的统治不仅给印度带来了自由、平等、法治等观念,也实实在在地带来了铁路、邮政等物质方面的进步。可以肯定地说,自从英国获得这片大陆的统治权以来,印度的整体进步,比其历史上任何其他时期都更巨大。
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印度民主收获了更加巨大的成果。比如,印度从未发生过军事政变,政权交替一直都是通过选举和平进行,而印度的选举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最近二十多年来没有出现过任何结果不被承认的争议性事件。印度不是通过革命对等级社会予以改造,而是通过宪法规定废除种姓制度,选举政治也使低等级民众逐渐认识到选票的力量,以致政坛出现一批代表他们的政党和政治家,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1997年,“贱民”成员纳拉亚南当选印度总统,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不失为印度民主的象征性成果。而在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时,印度舆论还曾热议:今后印度有无可能由一位"贱民"出任总理?
固然,今天的印度民主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依然深受种姓制度及宗教问题的影响等等,但正如美国哲学家杜威所说:“民主有病时,加重民主成分便药到病除。”民主制度本身,就是提高民主质量的最佳途径。无论是坚决同英国决裂的甘地,还是模仿苏联体制的尼赫鲁,他们的相同点是同为民主的忠实倡导者,英国民主对今日印度的深刻影响可见一斑。而印度民众对尼赫鲁—甘地家族权威的传统崇拜,正在多党竞争中逐渐淡化,正是民主依靠民主本身持续前行的鲜明一例!
对德国和日本的民主改造,是美国对整个人类巨大的贡献,随着两个专制国家走上民主化道路,两个战争策源地被以一种和平的方式消除。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东西德的差距,今天南北韩的差距,尽管是同一民族的不同遭遇,但也清晰预示了伊拉克和印度等国家的转型必然!如何看待文明对野蛮的征服?也许,被征服者的美好生活,才是最靠谱的答案。
文明和野蛮的区别,就是人和动物的区别
文明不分族群、地域和时代,属于全人类
如何抛弃幼稚的偏见,拥抱人类文明的公理?
千字君荐:《世界文明史》(精装典藏版)
文明含量的差距,就是国家命运的差距。
http://m.6vmi6.cn/hK21130459_weifenxiang_9922843089.do?from=timeline&winzoom=1
2018-10-22
失联号:草野枫2(caoyefengB)
一个民族被野蛮征服,毫无疑问是这个民族的悲剧,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时期。反过来看,如果一个民族(国家)被文明征服呢?
有人说美国军队的管辖图几乎就是张世界地图,在其担任“世界警察”的过程中,攫取了无法计算的巨额财富,这样的指责,也被很多人应用到当年的大英帝国身上。
美国用战争与征服的方式,在亚洲扶持了两个民主国家:日本和伊拉克,在欧洲扶持了联邦德国。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时间,相比之下更长。这样的征服,究竟是文明的,还是野蛮的?
另外,本文所谈及的“民主”,并非专指“多数决”的民主,而是有限政府、共和框架下的民主。
--------
西德:民主是无法被唱衰的
1945年,二战失败后的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根据《雅尔塔协议》,之后将举行大选,建立新政府。但由于苏联控制的德国地区抵制大选,1948年,世界上出现了两个德国:东德和西德。
冷战开始了。冷战的另一层意义是竞赛,东德四十余年的人口外逃史其实早早揭示了胜负。众所周知,希特勒德国是一个纳粹国家,而苏联控制下的东德用它四十余年的“成就”告诉世人,集权国家的民众生活和自由度,还不如从前。但当时,苏联支持下的东德更被看好,众多预言家纷纷唱衰西德:“每个西德人每5年才能有一只盘子,12年一双鞋子,50年一套衣服,5个孩子中有一个能有自己的尿布。”
实际情况正好相反。西德几年后就实现了经济腾飞:从1950年到1966年,GDP增长两倍,平均年增达7.1%,不仅在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名列前茅,也大大超过本土史上增长最快时期!复原时间短到如此不可思议,西德靠的是什么?难道真是凭借希特勒所谓的“雅利安优等人种”?但若果真如此,东德为何做不到?
美国提供的马歇尔计划性输血,是德国得以实施大规模战后重建的基本要素。德国在二战中工业体系全毁,货币体系崩溃,而马歇尔计划不仅是物资援助和财政借款,还有工业基础材料等外贸让利,以及用强大的美元信誉给德国的债务陪绑。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本质上也属于马歇尔计划,属于“秩序”输出,德国在此秩序基础上开始了全面复苏。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确保了市场的自由竞争和有序发展,实际上,马歇尔计划的核心正是美国的意识形态——自由市场经济。
西德的成功,是任何人都无法视而不见的,但至今仍有人认为,西德之所以走向与当年相背离的“另一个极端”:民主,透明,反官僚等等,是出自对纳粹制度的极度敏感。其实,这不是敏感,这正是美式民主的真谛。
---------------------
日本:美国道路的完整复制
1945年8月,二战失败国日本投降,国内愁云惨淡。盟军最高司令部1946年初统计显示:“日本损失了总体财富的1/3,农村生活水平降到战前的65%,城镇降到55%。”到处是颓败、绝望之气。
很快,日本被美军占领。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不无得意地表示:“我对日本国民,事实上具有无限的权力。我是八千万日本国民的绝对统治者!”
跟分区管理德国不一样,从1945年8月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到1951年9月旧金山片面媾和条约签订,美国对日单独占领六年,并进行了全面改造,迫使日本完成了明治维新后一直未达成的民主化改革,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国家。
政治改革。在美国人心中宪法高于一切,因此首当其冲是取缔充满封建色彩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制定真正的民主宪法。天皇失去实权,日本变成名副其实的君主立宪;议会改成由选举产生的美式两院制,内阁从天皇任命改成议会多数党领袖组阁,内阁首脑从对天皇负责变为对议会负责;以美国的联邦体制为蓝本实施地方自治,地方首领由居民选举产生,地方设有议会,彻底松动了传统的中央集权。
麦克阿瑟离开日本,30万日本民众前来送行
经济改革主要有两块。第一是解散财阀等垄断资本,铲除法西斯经济基础;第二是农地改革,使原来依附政府生存的穷苦佃农变为有生产资料的自由农民,改革后的十年里农产量增长60%,为日本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他范畴内,教育改革全面而彻底,禁止传授封建伦理,确立九年义务教育,确保青少年都能接受新式教育;废除宗教团体法,禁止在公开场合宣传神道教、政府不得支持神道教,鼓励信仰基督教,使得基督教成为日本较有影响力的信仰之一;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代表,美国通过电视节目、好莱坞电影、畅销书和自身强大的实力,引入自由、民主、平等等观念,帮助日本人逐渐建立了现代价值观。
改造是按照美国民主发展的道路进行的,起初虽具强迫性,但结果是成功的,不仅削弱了法西斯力量,更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肃清了障碍。 20年的军事管制和民主改造,使当年被炸成月球表面的东京成为世界最大的现代都市群,日本从废墟中重新崛起!
------------------------
伊拉克:被枪炮打开的民主大门
海湾战争让我们认识了伊拉克,美伊战争让我们了解了萨达姆。冷战结束后,美国和伊拉克一共打了两场仗:第一场遏制了伊拉克的扩张野心,第二场推翻了萨达姆的残酷统治。
伊拉克同日本的相同之处,在于被占后一夜间从极权国家过度到民主制度。2003年9月,由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政治重建正式开始,美国的枪炮,让伊拉克少走了一些国家用一百年还没有走完的民主之路。
然而,专制突然垮台,民主不可能一夜之间建起,尤其是民主理念,连西方国家都经过了上百年的启蒙,几千年的专制哈里发国家伊拉克(古称巴比伦),必然会经历一场场甚至长期的撕裂之痛。
这也是伊拉克民主被很多人诟病的重要原因所在。媒体和多数人认为,自从萨达姆被推翻后,伊拉克的恐怖事件层出不穷,而这在萨达姆时代是看不到的。表面看的确如此,但很多人不曾考虑:袭击事件是看得到的恐怖,而萨达姆时代那些看不见的恐怖---镇压,其频率和规模比这要残暴得多,萨达姆才是最大的恐怖组织头目。当年萨达姆政府严重侵犯了库尔德人利益,该地区的反抗最终导致所有的库尔德村庄都被碾平!南方什叶派的反抗被血腥镇压后,连电都不给提供---即使民众有其他声音,谁敢说出来,谁又能听到呢?
其实,后萨达姆时代的诸多问题,与美军过早撤出伊拉克不无关系。大多数恐怖袭击制造者来自国外,而全球至今没有反恐的真正有效手段,这是美军驻守八年才撤的原因---前提是伊拉克已有能力自己打反恐战。但在2011年美军撤离时,这个结论尚存争议,但反对意见没被采纳,随后危机真的出现了:2006年,纳粹之后最大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境内建立。伊斯兰国的暴行,使美国不得不于2014年重返伊拉克,打击IS武装分子,帮助新政府军收复失地。
更重要的一点,推翻萨达姆后,美国并没有为伊拉克亲自立宪和重组权力机构,例如伊拉克宪法仍然规定政教合一。倘若美国像重建日本一样重建伊拉克,很多悲剧就有可能避免。
伊拉克的战后到底如何?事实上,萨达姆倒台后,伊拉克民众的生活水准一直处于提升状态,且进展迅速。央视2016年7月24日报道:“自2003年伊战结束以来,伊拉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均收入得到显著提高。”据世界银行统计,2004年伊拉克的GDP就超过了2002年水平,至2013年,比战前增长了87%,其他各项生活指标也都明显改善。今天伊拉克的真实现状是:伊拉克多数民众对推翻萨达姆是欢迎的,对民主进程和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力是基本满意的!
根据法新社最新消息,12月9日伊拉克政府军宣布,被“伊斯兰国”占领的所有领土已全部被解放。相信伊拉克今后的民主之路会越走越顺畅。
---------------------------
印度:民主是治疗民主病的唯一良药
印度的民主直接传承于英国议会制度,很多人因此认为,其成败得失可以对民主的普遍价值进行错对判断。而在其中某些人眼中,通过印度,民主已经和贫穷、混乱、低效划上了等号。
的确,相比于某些国家,印度的很多“硬指标”(比如GDP)还有差距,但纵向来看,印度真正打开自由市场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从这个角度看,印度的发展还是相当快的。例如,世界银行提供的印度平均寿命数据,1983年是56岁,2013年已经提高到66岁;三十年前印度的死亡率高达12‰,近年来则下降到8‰,可见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长足进步。全民享受免费医疗,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全部免费,这都是足以让印度人感到骄傲的巨大成就!
更明显和更重要的,是英国对印度进行民主改造前后的反差。1858至1947年间,整个印度次大陆都是英国的殖民区。1880年的印度铁路全长7000英里,1939年时是4.1万,六十年增长7倍。不止铁路的增长,文教事业更是巨星闪耀,加尔各答大学、马德拉斯大学、孟买大学这三所印度历史最悠久的名校,都是在1857年仿伦敦大学而建。毕业于马德拉斯大学的温卡塔·拉曼因发现拉曼效应,荣获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擅长英文写作的泰戈尔,1913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亚洲第一人。就连独立斗士甘地和尼赫鲁,也都是英式教育熏陶出来的。
社会变革同样引人注目。寡妇殉死是印度习俗,1818年仅孟加拉管区就有800个寡妇殉死。这种习俗根深蒂固,但是,1829年,总督班廷克勋爵还是顶着印度社会的巨大压力,成功废除。某些山地盛行人身祭祀,总督哈定勋爵采取强有力措施予以了禁止。而力图革除诸如禁止寡妇再婚、寡妇殉夫、戮婴等习俗,热心修铁路、兴水利、设学校的总督大贺胥勋爵,在印度独立后,还被印度史学家称为"非常刻苦的行政官""心肠仁慈的统治者"。
古老的印度等级森严,在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这四个等级之外,还存在一个贱民阶层,处境悲惨,连利用公共设施的权利都没有。1923年,孟买当局通过决议,不向拒绝贱民子弟入学的学校拨款。从这时起,贱民学生才正式得以入学上课。1925年,马德拉斯管区又通过法令,宣布不可接触者和其他种姓一样,拥有使用道路、水井、池塘等公共设施的权利。
变革道路上最顽固的阻力,常常来自印度人自己。也正因此,在印度宪法之父安培德卡尔看来,英国的统治不仅给印度带来了自由、平等、法治等观念,也实实在在地带来了铁路、邮政等物质方面的进步。可以肯定地说,自从英国获得这片大陆的统治权以来,印度的整体进步,比其历史上任何其他时期都更巨大。
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印度民主收获了更加巨大的成果。比如,印度从未发生过军事政变,政权交替一直都是通过选举和平进行,而印度的选举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最近二十多年来没有出现过任何结果不被承认的争议性事件。印度不是通过革命对等级社会予以改造,而是通过宪法规定废除种姓制度,选举政治也使低等级民众逐渐认识到选票的力量,以致政坛出现一批代表他们的政党和政治家,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1997年,“贱民”成员纳拉亚南当选印度总统,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不失为印度民主的象征性成果。而在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时,印度舆论还曾热议:今后印度有无可能由一位"贱民"出任总理?
固然,今天的印度民主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依然深受种姓制度及宗教问题的影响等等,但正如美国哲学家杜威所说:“民主有病时,加重民主成分便药到病除。”民主制度本身,就是提高民主质量的最佳途径。无论是坚决同英国决裂的甘地,还是模仿苏联体制的尼赫鲁,他们的相同点是同为民主的忠实倡导者,英国民主对今日印度的深刻影响可见一斑。而印度民众对尼赫鲁—甘地家族权威的传统崇拜,正在多党竞争中逐渐淡化,正是民主依靠民主本身持续前行的鲜明一例!
对德国和日本的民主改造,是美国对整个人类巨大的贡献,随着两个专制国家走上民主化道路,两个战争策源地被以一种和平的方式消除。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东西德的差距,今天南北韩的差距,尽管是同一民族的不同遭遇,但也清晰预示了伊拉克和印度等国家的转型必然!如何看待文明对野蛮的征服?也许,被征服者的美好生活,才是最靠谱的答案。
文明和野蛮的区别,就是人和动物的区别
文明不分族群、地域和时代,属于全人类
如何抛弃幼稚的偏见,拥抱人类文明的公理?
千字君荐:《世界文明史》(精装典藏版)
文明含量的差距,就是国家命运的差距。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