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主义

孤立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孤立主义是一种外交政策。它通常由防务和经济上的两方面政策组成。在防务上,孤立主义采取不干涉原则,即除自卫战争外不主动卷入任何外部军事冲突;在经济文化上,通过立法最大程度限制与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海禁和锁国就是一些孤立主义的例子。 作为一种外交政策,孤立主义一直饱受争议。一个国家是否采取此种政策对该国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今天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都依赖于全球经济。尽管也有人指出如果独立于这个经济模式之外可能会有一些潜在的好处,但典型的反例就是工业时代以前的传统农业经济模式。国家或地区之间能够互通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利大于弊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学者认为,孤立主义对贸易的封锁将导致人民生活更加贫困(朝鲜)。 不过在另一方面,军事上的不干涉政策总体上是有益的。它既节约了军费,又降低了(主动发起的)战争风险。 一些曾经采取孤立主义的国家[编辑] 自我孤立[编辑] 日本[编辑] 参见:幕府 (日本)和日本锁国 1633年起,德川幕府开始颁布锁国令,禁止与西方国家的贸易(荷兰除外)。直到1854年被迫开放国门、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后彻底废止为止,日本历经了200余年的孤立状态。这项政策一方面免于日本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日本的落后。最终,经过美国海军将领培里强迫日本开国之后,明治维新使日本彻底摆脱了这项国策,并通过全速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与文化实现了日本的近现代化。 然而经过更为深入的研究,近代日本学者普遍认为江户时代的德川幕府所实行的对外政策并非实质上的“锁国令”。 朝鲜半岛[编辑] 朝鲜国[编辑] 朝鲜王朝在17世纪被清军打败后自我封闭,到19世纪后被迫重新开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编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1948年建国及朝鲜战争以来,一直奉行严格的锁国政策,对该国国民的行动严格限制,他们几乎没有机会离开朝鲜,对外国人进入朝鲜,则严格监视行动,并给予许多限制。在通讯上,手机及网路的通讯被禁止或严格管制,网路是不与全球互联网联系的,而自己建立了“光明网”。朝鲜的锁国政策为了是控制其本国国民的思想与交流。 朝鲜实施锁国政策,贸易对象仅限于中国、前苏联与部分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捷克、波兰、匈牙利、东德等),朝鲜得以借由前苏联控制下的经贸同盟“经济互助委员会”所提供的低价之“优惠价格”与朝鲜之邦交国进行贸易。后来因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造成经济互助委员会解散,朝鲜也因此累积了很可观的外债,甚至也得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偿还与朝鲜贸易的债权国之间的债务。邻近的中国与韩国虽然有伸出援手以经济和人道援助的方式帮朝鲜解决民生与外债问题,但朝鲜至今仍处于入不敷出的情况。另外,在朝鲜“先军政治”的基本国策中,任何资源的配给都优先给予朝鲜人民军,而民众被分到的剩余资源与粮食十分稀少,故朝鲜坊间经常上演野有饿莩的惨况。 1991年苏联解体,朝鲜失去军事及经济援助;由于朝核问题逐渐浮上台面,联合国实施了针对朝鲜的经济制裁。1990年代后半叶,朝鲜开放了少数观光客的定点观光,而观光客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指定地区,如首都平壤、古城开城、板门店、新义州、罗先、金刚山地区,同时朝鲜方面对外商开放少数地点(如罗津、新义州)给外资企业进行少量投资,外资主要来自中、俄、韩等国。韩国已故总统金大中曾对朝鲜实施了“阳光政策”,并进行一连串的会谈与经贸合作,但无法阻止朝鲜发展核武。 中国[编辑] 明朝及清朝[编辑] 参见:海禁 中国曾实行孤立主义长达四百多年。明朝在明成祖至明宣宗的郑和下西洋(1405-1433)后,实施海禁,并在北方修建明长城,是明朝锁国的象征,也因此中国的整体国力及发展落后予西方国家。 1723年(雍正元年),因与罗马教廷间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白热化,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国内传教,并限制贸易,被视为锁国的开始。到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 中国清代前期实行了“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时试图向中国推销其商品(特别是鸦片)的英国商人,马克思曾在他的文章中接受了这一观点,后来这一观点于20世纪50年代纳入了当时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写入了教科书,并且形成了一个观点认为“明清时代闭关锁国”。学者指出,从“海禁”、“一口通商”和其他限制性政策这三个方面看,即使是明清官方的政策也不是长期“闭关锁国”,从相关政策执行中实际的微观行为和宏观效果上看,同样不是如此。另外,明清两代,明朝虽然在明前期至隆庆开关时期近乎全面海禁,但仍然在十六世纪中期隆庆开关时开放了漳州月港一处口岸。明代禁海时期约占75%,开海时期约占25%。在鸦片战争前的清代,禁海时期约占15%,开海时期约占85%[1]。 尽管明朝在明末失去了对海上贸易的控制,但海上贸易仍持续发展,郑氏集团的规模为此提供了充分证明。当时不仅日本、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穿上了中国丝绸,而且东南亚土著、墨西哥印第安人和黑人也都普遍穿着中国的丝绸与棉布服装。自康熙开海后,海上贸易量仍然保持着持续增长,康熙开海后的清代对海上贸易的监管较前代有效得多,相对于未进入官方视野的“走私贸易”,“合法贸易”的比例有所提高,这一时期海上贸易数量亦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无论进出口商船和吨位数量,主要商品数量和种类,主要贸易对像国的贸易量,白银流入量,进出口总值以及海关税收,都体现了海上贸易的增长[1]。 亦有学者指出闭关锁国实际上是西方侵略者强加在清朝头上的贬词,反映西方国家不顾事实反诬清朝排外,亦指出就算是当时的西方各国的口岸也只容许本国船只进出,本国的进口货物只容许本国船或原产国船装运,并称之为“保护政策”,但又强迫其他国家洞开国门,任由他们自由离去和垄断,是双重标准的做法[2]。 乾隆年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曾经向清朝提出六项要求,当中包括: 要求英国货船能到浙江、天津等地收泊; 要求在北京设立商行; 要求在珠舟山占一岛屿,以便英国人居住和收存货物; 要求在广州城划一地方居住英国人,或者居住澳门之人出入自便; 要求准许英商从广东内河航行澳门,货物不纳税或少纳税; 要求确定关税条例。 乾隆帝随之覆书批驳英国使臣的要求,有学者认为虽然信中表现出妄自尊大的一面,但一些人往往断章独引“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句话证明清朝“闭关锁国”,对英国侵犯中国领土完整及关税自主的六项要求避而不谈。另外,清廷限制英国只能在广州一口通商,是为了防止澳门被霸占的情况重演,一些国家仍然可到四口通商[2][1]。美国东亚史学家欧立德指出,乾隆不仅熟悉西方地理,同时也清楚欧洲法、俄两国内部的情势,他认为乾隆是故意展现他对远方的英国感到兴致缺缺,因为在当时清朝整体来说是一个和平且富有的国家,乾隆皇帝一方面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似乎也没有迫切的需要去了解西方。清朝政府也认识到英国在印度与广州的势力,只是受限于不同语言的信息在中译上的整合有困难,以及清朝边疆政策较为分权化的限制等等,因此清朝对英国的认识仍属有限,但并非如过去所想的对外界一无所知[3]。 中华人民共和国[编辑] 参见: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实行相应的锁国政策,对外交流多与社会主义国家交流,极少与非社会主义国家交流,且其交流多处于官方形式而非民间。1960年代中苏交恶及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锁国政策达到高峰,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十分恶劣。 1970年代,随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中华民国政府在联合国的中国席位及代表权,与美国等一系列的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改变,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抛弃锁国政策,中国开始接触麦当劳、肯德基等外来饮食,穿上NIKE等外国品牌,中国人可以相对自由移动,而外国人也可以相对自由的前往中国。 不丹[编辑] 1999年之前,不丹禁止电视和互联网以保护其文化、环境[需要消歧义]、身份等。最后,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解除了对电视和互联网的禁令,宣布将政权移交给其儿子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后,不丹正在转变为民主。 缅甸[编辑] 缅甸于二战结束后正式独立,而缅甸军政府长期实施军事化统治。虽然军政府曾在1990年实施国会大选,但军政府当局否认对其不利的选举结果,并长期软禁昂山素季,因而遭到西方列强与东南亚国协疏离,不过缅甸与中国的关系仍十分良好,中国是缅甸军政府最大的后盾。 后来缅甸军政府领导人兼独裁者丹瑞于2011年将权力移交给同为军方背景的文人政府总统登盛,为了参与东盟事务,缅甸开放外交政策,当局发布大规模的特赦令,并逐步抛弃锁国政策,减少反西方宣传与传媒暨网络管制。及后2015年缅甸民主领袖昂山素姫赢得上、下议院大部分选票,成功走入政府领导国家。昂山素姫积极发展美国及西方国家关系,并开放旅游业、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出境自由,令缅甸完全脱离锁国状态。 柬埔寨[编辑] 1975年红色高棉执政期间,实行极左的斯大林-毛泽东主义,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四个“友好国家”,其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常友好,是当时最亲中的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封闭的国家之一。其与苏联、美国、越南和老挝交恶。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编辑] 霍查掌权期间,长期奉行极左的斯大林主义路线,与西方关系极其恶劣,又先后与南斯拉夫、苏联、中国交恶,导致阿尔巴尼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封闭的国家之一。 1985年,霍查病逝,他的接班人阿利雅上台。虽然阿利雅宣称继续维持霍查的路线,但做出了一些调整:建立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 1990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政府开始崩溃,阿利雅政府开始寻求与美国和苏联正常化。最终阿尔巴尼亚在1991年劳动党政府倒台前夕实现了与美苏的邦交正常化。阿尔巴尼亚此后摆脱了外交孤立和封闭并转为亲西方和美国。 民主化以后的阿尔巴尼亚政府开始全面开放旅游业、自由经济市场、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尽管在1997年曾经发生内战,但往后至今阿尔巴尼亚治安和局势已稳定下来。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独立,阿尔巴尼亚如欧美大部分国家一样率先承认科索沃独立,阿尔巴尼亚政府经常为科索沃主权地位发声,希望塞尔维亚也能够承认科索沃独立的事实。2009年阿尔巴尼亚加入北约。而2014年6月阿尔巴尼亚正式成为欧盟候选国,为阿尔巴尼亚奠定了亲欧盟路线。 苏联[编辑] 参见:铁幕 苏联采取措施将其与第一世界隔离,包括文化上的隔离。使用所谓的铁幕,他们试图保持自己和卫星国的卫星状态在自己的干预力量,没有中断干预或来自其他国家的干预。随着东欧民主化浪潮席卷东欧国家,各国政府纷纷作出民主改革和开放政策或原共产政权被人民推翻(如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而苏联本身也于1991年正式解体,加上原本由苏联加持的苏联加盟共和国亦已逐一脱离苏联独立。另外苏联同时改称为俄罗斯联邦,标示铁幕的概念已经完全消失。 瑞士[编辑] 参见:马里尼亚诺战役,中立国和武装中立 自1515年马里尼亚诺战役以来,瑞士一直保持中立的外交关系。瑞士没有参加任何一次的世界大战,它在2002年加入联合国,在加入时只留下梵蒂冈城作为最后得到广泛承认的非联合国会员国。瑞士不是欧盟或欧洲经济区的成员国,瑞士人仍然反对瑞士成为欧盟成员国。 2014年2月,瑞士全民投票,限制移民和重新引入来自欧盟的外国人的配额。 英国[编辑] 参见:光荣孤立 光荣孤立是19世纪晚期英国追求的外交政策,由本杰明·迪斯雷利与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索尔兹伯里侯爵)担当首相时所主导。此名词其实是由某一位访问英国的加拿大国会议员所提出,赞扬英国积极不干预欧洲大陆事务。 在各个时代,英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就是保持欧洲大陆均势,不容任何力量破坏这和谐局面。 而第二个目标就是保护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与自治领,皆因自由贸易对帝国发展极为重要。通过殖民地的海路,尤其是连接英国与印度的苏伊士运河,也不可缺少。 光荣孤立之策,可见于英国拒绝加入永久性联盟或是与其他强国定下盟约之举。在另一方面,她又重视自己在海外的殖民地保护国与附属地。同时,在没有英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殖民者借成立势力范围与附属国而建立了非正式帝国。其实,殖民地并不一定是国家主动建立的,而这情况在其他帝国中也有出现。 德国统一后,俾斯麦借用同盟制度牵制法国,防止后者报仇。他先后成立了三帝同盟、德奥同盟与在1882年与奥地利和意大利缔结的三国同盟。 德国在工业与军事上迅速崛起,令英国忧心。在德国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倡导下,德国大力扩张海军,更令英政府大感头疼。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割让辽东半岛。但三国干涉,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事件中,德国与法国和俄国共同干预中日关系,英国却对此事无能为力,令英国舆论质疑光荣孤立是否仍应继续。而在东方,日本也因此事有感委屈,认为只有与一欧洲强国结盟,才能确立她作为世界强国的地位。 最后,两国终于在1902年结成英日同盟,正式结束英国的光荣孤立。英国与欧陆国家关系正常化,此可见于1904年的英法挚诚协定与1907年的英俄同盟。结果,1907年后,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鼎足而立,大大增加战争爆发的机会,是一战最后发生的重要因素。 其实,索尔兹伯里从未用光荣孤立去形容他的外交政策,甚至曾经反对使用这种词汇。这是因为英国当时仍然与欧陆国家有经贸往来,双方关系千丝万缕,所以英国从未自甘孤立。索氏也认为,如果英国冒险切断与欧洲事务的联系,将会十分危险,故此孤立绝对不光荣。 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脱欧公投,结果显示52%选民支持脱离欧盟,很多人都形容英国决定脱离欧盟的举动是“光荣孤立”的复辟。 美国[编辑] 参见:门罗主义 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形成于建国初期,并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力主推行的对外政策,所奉行的是由国父华盛顿所确立的孤立主义原则。他说:“在扩大我们的贸易关系时,美国应该尽量少同外国发生政治上的牵连。”[4] 十九世纪初,美国出现“门罗主义”,美国将会以战争阻止欧洲列强干预拉丁美洲,同时对欧洲列强之间的战争保持中立,也是孤立主义的一种表现,但也为美国至此介入拉丁美洲国家的内政。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保持中立,同时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1917年参加协约国阵营,由于欧洲在一战中遭受了巨大伤亡,美国政府在1920年代开始重新奉行孤立主义,决心不再参与任何在欧洲发生的军事冲突。当时的孤立主义导致严格的关税制度,这被认为是后来大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 193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逐渐倾向于同盟国,并在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完全放弃了这项国策。战后,美国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外交上奉行干涉主义政策,并对非民主国家以各种手段输出民主主义。 2017年总统唐纳·川普提倡美国优先政策,除了放弃干涉主义及大大加强贸易保护政策之外(认为现时美国推动的跨国自由贸易协定不利于美国),计划在美墨边境建立高墙,以阻止来自中南美洲的非法移民及毒品走私活动,加强收紧移民门槛,计划禁止部分伊斯兰国家的公民入境,以防堵极端伊斯兰恐怖主义在美国国内进行恐怖活动,惹来国内国外各界的争议和抨击。不过,随着川普扩大介入叙利亚内战,并对外保证表达对北约、土耳其、埃及、以色列、日本、韩国等盟友的坚定支持,川普的外交政策已不再涉及孤立主义。 被他国孤立[编辑] 古巴[编辑] 参见:古巴革命,猪湾事件和古巴导弹危机 1959年菲德尔·卡斯特罗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政权后,建立了既不从属于原宗主国西班牙,也不听命于美国的独立政权,196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出1500名雇佣兵入侵猪湾,企图推翻卡斯特罗的独立政权,遭到失败。此举造成古巴投向苏联阵营,建立社会主义政权。而美国下令禁止进口古巴的甘蔗,曾对古巴外贸造成冲击。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卡斯特罗默许苏联在古巴建立中程弹道导弹阵地,引起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震怒,并下令派军团团包围古巴海域;而运载导弹原料的苏联运输船队为了避免核战爆发,主动掉头驶离古巴沿海,并在肯尼迪与赫鲁晓夫之间的热线电话中解决了这场即将演变成世界大战的纷争。 此后由于古巴受到美国的威胁,加上盟友中国与俄罗斯鞭长莫及,国际糖价走低等原因(糖业为古巴重要产业),古巴的对外贸易长期低迷;但从1995年改革后,古巴逐步加强与其它国家,尤其是欧洲和拉美国家的联系,旅游观光业得以重振,逐渐成为古巴第一大产业。外国公司也逐步可在古巴部分领域进行投资。后因卡斯特罗病重,改由其弟劳尔·卡斯特罗接班,并逐步开放原物料与网络的限制。 南非[编辑] 参见:南非种族隔离 早年由荷兰裔的波耳人统治南非的时代,南非当局实施了种族隔离政策,此一涉及种族歧视及打压人权的举措引起其他国家强烈不满,并对南非当局实施经济制裁与武器禁运。 后来在1990年曼德拉被白人政权释放后,国际社会逐步解除对南非的经济制裁与武器禁运。1994年曼德拉当选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后,正式宣告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终结,其他国家也恢复了与南非间的往来并对南非的一连串制裁措施解禁。 以色列[编辑] 参见:犹太人,以色列家园,应许之地,巴勒斯坦托管地,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以阿冲突和中东战争 1948年犹太人建立以色列以后,由于驱赶了巴勒斯坦的穆斯林而遭到周围阿拉伯国家敌视,先后爆发了1967年的六日战争、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等大小战役;后来阿拉伯产油国家为了报复向来偏袒以色列的欧美列强,就联手发动了石油禁运并爆发石油危机。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除美国以外的国家不得不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 1993年,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袖阿拉法特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主持下,于大卫营展开和解会晤,暂时缓解了以阿间的紧张情势;后来以色列又面临了哈玛斯、真主党、复兴党等伊斯兰恐怖主义敌对势力的武力威胁。伊朗、叙利亚及沙特阿拉伯亦未消除对以色列的敌对关系,并至今拒绝承认以色列。而以色列在内塔尼亚胡上任后,开始对外进行强硬的外交政策。 伊朗[编辑] 参见:伊朗伊斯兰革命和伊朗核问题 1979年何梅尼发动伊朗伊斯兰革命罢黜亲美的巴勒维王朝,并入侵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挟持人质后,使美国与伊朗断交,在此同时伊朗转而跟前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了密切的政、经、军、外交关系;而伊朗的主要宗教是什叶派,跟其他阿拉伯国家所信仰的逊尼派有意识形态的冲突,因而遭到同为伊斯兰国家的逊尼派国家所排挤,无法在中东立足以确立中东强权的地位;近年来发生了伊朗核问题,造成向来与伊朗立场相左的以色列、伊拉克与沙特阿拉伯紧张。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为什么希特勒如此仇视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区别

《哈姆雷特》经典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