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人的联合体”在实践中为何走向反面

“自由人的联合体”在实践中为何走向反面

http://www.yhcqw.com/31/8708.html

王铁群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描述,一直把自由放在显著的地位,强调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马克思主义为后人树立了“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但非常遗憾,共产主义的实践却走向了反面。此中原因何在?

一、“自由人的联合体”理想与实践严重悖离原因何在

  1917年,列宁领导俄布尔什维克推翻了“二月革命”后的民主临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共产党政权。自此至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共产党执政的国家遍及“欧亚非拉”。除苏联外,欧洲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有东德、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亚洲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有蒙古、中国、朝鲜、越南、柬埔寨、老挝。非洲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有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等。南美洲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只有古巴。由此形成了一个由20个左右共产党执政的国家、150个左右的共产党,9000多万党员构成的,领土、人口和工业总产值都约占世界1/3的共产主义阵营。
  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说明,共产主义的实践者在掌权之后,往往违背马克思的意愿,走向马克思追求的人的“自由”、“解放”的反面,尽管这些国家以“民主”、“共和”命名。
  随着1991年苏联退出历史舞台,从1989年到1991年,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垮掉14个(东欧8国加上苏联、蒙古、柬埔寨及非洲3国)。今天,世界上共产主义国家只剩亚洲的中、朝、越、老和南美的古巴,但这5国也程度不同地进行着社会主义改革。
  “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想与实践严重悖离的原因在哪里呢?
  马克思恩格斯设计的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那么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实现这种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马克思的答案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
  《共产党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现实“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马克思为了证明这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花巨大精力撰写《资本论》,从劳动价值论推出剩余价值,从剩余价值论推出平均利润,似乎论证了资本家阶级是剥削集团,工人阶级是被剥削集团,两大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马克思和恩格斯号召“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
  共产党的哲学就是阶级斗争的哲学。列宁把“二月革命”后建立的民主临时政府贴上资产阶级政府的标签,通过“十月革命”(现有一些观点将其定性为“十月政变”)给予推翻。建政后,斯大林继续以阶级斗争划线,大搞“清洗”迫害,制造了遍布全国的“古拉格群岛”,受难者约2000万人,几乎占苏联人口的1/9。中共在建政前就“以俄为师”,坚持阶级斗争思想,在“土改”、“肃反”、“打AB团”、“审干”等问题上,犯下严重“左”的错误。夺取政权后,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制造了反右、“文革”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受害人数之众史无前例。柬埔寨波尔布特领导红色高棉1975年夺取政权后,继续进行阶级清洗,屠杀了大量国民。当今世界有两大著名恐怖旅游景点,一是纳粹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另一个便是柬埔寨金边波尔布特罪恶馆。从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看,阶级斗争理论不仅是各国共产党鼓动造反,从而夺取政权的工具;更是其“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制造阶级敌人,导致一系列惨剧的手段。该理论给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灾难。
  其实,只要存在社会分工,阶级就必然存在。但这里的“阶级”实际指的是不同的社会阶层,并无先进与反动之分。如企业家阶层和雇工阶层,他们都是商品价值的创造者(商品价值由劳动、资本、经营管理等共同创造),相互间实际属于契约关系,是容易利益协商的两个阶层,不存在不可调节的矛盾。人类社会真正的阶级斗争只有一种,即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斗争。可以说人类产生政权以后的历史,就是官民两大势力斗争的历史,这种阶级斗争是由于对权力缺乏有效制约,从而当政者必然专权弄权的产物。当建立起民主制度后,主权在民,统治者也就失去了为所欲为的特权,这种阶级斗争才告结束。对此,陈独秀指出:“民主主义是自从人类发生政治组织,以至政治消灭之间,各时代(希腊、罗马、近代以及将来)多数阶级的人民,反抗特权之旗帜。”
  再看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后,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他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在1852年3月5日致约·魏德迈的信中指出:“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各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然而,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如何专政?马克思主义者的答案是,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的领导而专政。而一个成员众多的党又如何实现专政?列宁回答:“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较稳固的集团来主持的,而这个集团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组成的。”(《列宁选集》4卷,第197页)他声称,“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
  这就是说,无产阶级专政只能是一党专政、领袖独裁。正如陈独秀在《我的根本意见》中说的:“所谓‘无产阶级独裁’,根本没有这样东西,即党的独裁,结果也只能是领袖独裁。”
  从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看确实如此,苏联等自称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无不是高度集权的国家。马克思主义设计的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过渡制度,而现实中,“无产阶级专政”一旦成为绝对权力,便很难自我结束这一过渡。苏联等的“无产阶级专政”不但长期存在,而且日益强化,乃至无以复加。
  总之,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实践,使社会走向了自由的对立面。陈独秀指出:“史大林的一切罪恶,乃是无级独裁制逻辑的发达,试问史大林一切罪恶,哪一样不是凭借着苏联自十月以来秘密的政治警察大权,党外无党,党内无派,不容许思想、出版、罢工、选举之自由这一大串反民主的独裁制而发生的呢?若不恢复这些民主制,继史大林而起的,谁也不免是一个‘专制魔王’。”
  绝对的权力必然支配一切。在苏联等自称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经济文化只是政治的附庸。
  在经济上,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的公有制是社会所有制,即人人占有生产资料。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24章“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一节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要“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马克思公有制的真正含义是资本社会化和利润社会化。这种公有制已在今天西方许多国家实现。而当年苏联等国实践的公有制是通过强权推行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种公有制的先天缺失是缺乏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它扼杀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效率低下。由公有制决定,苏联等国的资源配置方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先天缺陷是技术上缺乏可行性,它实际是以粗放型和牺牲国民幸福为代价,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冷战经济模式。更重要的是,由于公有财产不可能归全民所有,实属“官有制”;计划的制订、发布、监控只能通过集权强制性进行,这就必然导致少数人对公有财产和计划运作的垄断。
  20世纪的历史实践证明,凡是实行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的国家,都是民不聊生并走向了集权主义。
  在思想文化上,马克思反对文化专制主义,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制度和思想文化强制,主张言论、思想、新闻、出版自由。而苏联等国与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无不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思想钳制和文化垄断,把一切同领袖言论相悖的观点视为异端邪说,无限上纲,随意批判,甚至迫害作者。思想文化上的垄断化,严重制约了社会的进步。
  保加利亚共产党第一书记、从1954年至1989年主政达35年之久的日夫科夫在回忆录中,将苏东剧变的根源归结于这些国家实施的三大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无产阶级专政。
  苏联解体后任俄共主席的久加诺夫也强调,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三个垄断”:政治垄断、经济垄断、思想垄断。“意识形态垄断,大搞一言堂;权力垄断,大搞政治暴力;利益垄断,大搞特权”。
  正是这种制度和垄断,使这些国家走向了“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反面。

二、“自由人的联合体”理想怎样才能与实践吻合

  马克思、恩格斯设计的共产主义社会其本质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外几乎所有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都推崇“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思想,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学说中最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部分。
  但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设计的共产主义是没有政权和国家的社会,因而忽视了民主和人权对于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此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者都以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为实现目的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形成绝对权力,走向了自由的反面。顾准先生说过:革命家本身最初都是民主主义者,可是,如果革命家树立了一个终极目的,并且内心里相信这个终极目的,那么,他就不惜为了达到这个终极目的而牺牲民主,实行专政。
  “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目标与共产主义实践的鲜明反差,留给后人丰富的经验教训:
  专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政治上必须实行民主制度。民主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价值,是消除等级和特权,维护公平公正的根本制度。没有民主,社会各方面都会变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这是根本的经验教训。
  经济垄断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必须实行市场经济和社会福利制度。经济垄断是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的重要原因。社会主义应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的社会所有制,实现资本社会化和利润社会化。资本社会化是指资产所有权社会化,即每个人都能占有一定生产资料,具体说就是全民持股制。利润社会化是指通过各种经济(主要是税收)和社会手段将公民个人的部分财产转变为社会所有。
  思想强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必须实现言论思想自由。言论思想自由既是基本人权,也是创造所有人间奇迹的原动力。社会主义应使人人对社会制度、经济秩序、意识形态等,享有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
  只有这样建设社会主义,才会日益接近“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想和目标。
  今天,认识共产主义“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本质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共产主义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尊重个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维护平等,反对特权;必须创造条件,使人的个性、人格、创造性能够自由地发展。必须保障人的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促进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的本质决定共产党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提供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保障,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奋斗。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根本价值;判断一种理论和实践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衡量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符合“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根本价值观。
社会发展的首要的和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样,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其正确方向就是实现中国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个真正的中共党员都应知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就是高举“人的解放”的旗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就是为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奋斗终生!

(作者系河北大学马列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 洪振快)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区别

为什么希特勒如此仇视马克思主义?

《哈姆雷特》经典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