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与公平理论

马太效应与公平理论 (转) (2012-08-23 19:59:54)转载▼ 标签: 杂谈 马太效应与公平理论 马太效应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预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在社会收入结构中,两极分化导致社会阶层失重,即富人和穷人太多,中产阶级比例太小,必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甚至会导致经济体系的崩溃。所以社会学家提出,理想的收入结构应当是橄榄形结构,富有阶层应该只是少数人,真正意义的穷人也是少数人,绝大部分应该是比较富裕的中产阶层。为什么会出现马太效应现象?主要是社会竞争和趋向强势的分配机制所造。 在学校管理领域,随着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结构工资制、绩效考核制逐渐被普遍推行开来。教职工工资由原来的平均分配“大锅饭”,被切分为基础职务工资、工作量工资、绩效工资、职务津贴等多部分组成,各级各类学校根据不同实际,还有其他类别包括名师补贴、科研补贴、教学成果奖励、功勋补贴、优秀奖励等,按照“质量结合、以质为主”的原则,根据教职工业绩进行二次分配,拉大收入差距,让优秀的教职工享有高职级、高工资、高待遇。应当说,这种“有作为才有地位、有贡献才有待遇”的竞争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作内驱力和积极性。但是,这种分配制度也带来了明显的负面作用,表现为以“经济人”为假设的物质刺激,诱导了教职工为名利而工作的价值取向,破坏了教职工职业伦理。对优秀教职工而言,虽待遇优加,经过一段时间后,往往呈现出动力疲软状态,使经济杠杆失灵;对大多数教职工而言,待遇普遍低下,与优秀教职工相比,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造成了心理不平衡,自信心和效能感下降,形成了消极工作的倦怠心理,产生了零和游戏,从整体上破坏了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在事实上形成了类似经济学上的“马太效应”——部分人所得越来越多,另一部分人所得却是相比太少。如何能保证公平公正,在维护大多数人既得利益的基础上,又适当对优秀教职工进行倾斜,避免马太效应的两极分化,就成为新时期学校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是研究人的动机和知觉关系的一种激励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员工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通常表现是,人们往往把个人的报酬与贡献的比率同他人作比较,若比率相等,则认为公平合理而感到满意,从而心情舒畅,情绪高昂;若个人的比率小于他人的比率,就会感到不公平,从而情绪低落,怨气横生。这种比较,还包括与本人历史上的比率作比较。 结合我们的学校管理,教师的公平判断标准,往往是与同资历的教师之间,相同工作量的教师之间,班主任教师之间,中层干部之间,职员之间的工作量与所得比较,也包括自己与往年收入比较等方面。最直接的感受是,学校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公平满意。由于考核评价与聘任、晋职、评优、分配等直接挂钩,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往往是关注度极高的敏感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则可能激化矛盾。所以,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管理机制、聘任机制、评优机制、分配机制、民主机制和科学的政策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公平并不意味着均等,如果完全平均分配收入,对优秀教职工来说,就造成了另一个层面的不公平。同时,必须承认,公平永远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任何制度政策改革,都是利益的调整,必然会导致一些人受益,而触动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只能保障基本的公平,不可能实现人人公平、事事公平。正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决策、改革、立制、聘任、考核、晋职、评优、福利等,都必须制定民主议事规则,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和建议,经过教代会审议表决,努力形成民主公平的政策环境,实现政策制度的认同,提高支持度和执行力,同时做好风险评估和政策补偿,对于明显的不公平现象,要有补偿机制。主要的原则是:靠民主促进公平,靠机制保障公平,靠公平营造和谐。 比较这两种理论,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应当调整分配机制,努力减少马太效应,适当缩小分配差距。同时,建立以公平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创造公平发展的机会,实行公正公平的评价,提供与业绩相称的公平待遇,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和校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推进阳光管理,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平、实现公平、发展公平,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科学发展。 鲶鱼效应和鞭打快牛理论 鲶鱼效应源于挪威人对沙丁鱼的保鲜经验。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但捕捞上来的沙丁鱼离开海洋环境后,很快就会死掉。这样一来,不但鱼的鲜美味道大打折扣,价格也比活鱼相差很多。后来,一位船长想出了一个办法,成功地破解了这个难题。他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食鱼的鲶鱼。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一条条沙丁鱼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在一个组织当中,因为思想观念、管理机制、制度环境、技术流程、劳动岗位、年龄结构、心理状态等各种复杂原因,而出现安于现状、动力不足、工作疲沓、效能低下的问题,使事业发展徘徊在高原状态,如果不能迅速扭转这种“亚健康”局面,就可能导致组织恶化为“病态”甚至“休克”,对企业则可能导致死亡。当组织内部呈现这种死水状态时,不妨学习挪威人的沙丁鱼保鲜经验,放入几条鲶鱼,引进新鲜空气,营造危机环境,激发组织活力,拉动组织高效运行,重新进入发展的快速车道。此时,“鲶鱼”就成为十分关键的因素。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鲶鱼”的隐喻一般有三种层次:一是培植干将式的人才,树立专业权威、领军人物,优化人力资源,激活团队发展动力,营造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整体氛围,打破惰性状态,突破发展困境,提升发展水平。二是建立竞争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规范、搭建平台、措施激励等,调动员工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发展合力,用机制创造公平、激发内驱动力。三是激活组织文化,通过提炼发展成功基因,强化价值观、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共同愿景和团队精神,明确发展目标和行进路线,发扬创新精神,果断落实行动,用成功激发员工的信心和成就感,保持激越高昂的工作状态,以一流的业绩推动组织卓越发展。 在这方面,我们的学校管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一直致力于名师名校长团队培养,很多地方通过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虚拟教研室、教师发展合作社等,实施领雁工程,搭建学研平台,扩大名师智慧,将个体经验转化为整体经验,有效地发挥了鲶鱼效应,促进了学校发展。同时,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推行人事聘任改革,鼓励教师脱颖而出,构建了尊重人才、充满活力、竞争发展的管理机制,很多优秀学校,在环境、制度、行为、精神等方面,形成了独领风骚、卓然超凡的学校文化,在博雅重品、刚健日新的文化环境中,学校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稳健发展,而成为一方名校,行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依然存在着凝聚力不足、缺乏创新精神、思想观念落后、管理缺乏活力、发展水平低下等问题,这需要在人才、机制、文化等方面,对鲶鱼效应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以此激活学校管理,打破沉闷、凝滞局面,营造新的发展生态。 如果说鲶鱼效应发挥了正效应,鞭打快牛理论则从另一个层面提出了管理警示。所谓“快牛”,指的是在一个组织中那些能力强、效率高、老实肯干、忠于职守、能挑重担、肯于吃苦、任劳任怨、业务精干的人。在繁重任务面前,他们是领导首先想到的人;在困难问题面前,他们是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人;在利益面前,他们却往往是被遗忘的人。他们不善于表现自己,只知道专心埋头钻研工作,对领导布置的工作不辞劳苦、殚精竭虑地高质量完成,是典型的老黄牛、专家型人物,老实能干、敬业奉献、吃苦耐劳是他们的最大特点。对这样的人,往往用得顺心、工作放心,所以领导对他们的期望值特别高,不断增加工作砝码、提高工作要求,希望他们做出更大的贡献,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习惯思维:一般人做不了的应该让“快牛”去做,一般人做不好的应该让“快牛”去做,一般人做不快的应该让“快牛”去做……长期处于这样紧张忙碌的状态,如果领导不能体谅、关怀“快牛”的健康和休息,一味要求“快牛”快干干好,沉重的负荷和不断的鞭策,势必将“快牛”累垮;同时,由于“快牛”做的工作太多,必然出现工作失误,“快牛”劳而无功而倍受苛责,必然挫伤积极性,甚至会激发矛盾和对立。这样的案例,在学校管理中并不陌生。所以,管理者应该善待“快牛”。一是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快牛”是学校的优秀人才,理应得到珍视和尊重,让“快牛”有施展才华的舞台,有贡献才智的位置,有与业绩相称的待遇和荣誉。二是要有悲悯的人文情怀,“快牛”默默无闻、埋头苦干,需要加强关怀、信任、宽容和保护,工作上适当减轻他们的负担,管理上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做出成绩要及时充分肯定,出现失误时要与他们共同分担责任,考核评价、评优晋职要有体现和倾斜,要念人之功、容人之过,让他们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体验到价值实现的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三是要大力倡树“快牛”精神,宣扬快牛的优秀品格和先进事迹。通过评选功勋人物、感动人物、专业拔尖人才等,大张旗鼓地表彰“快牛”,树立以“快牛”为标杆的工作导向,激励团队奋发作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以上只是列举了管理学悖论的几种常见现象,还有许多看似充满矛盾、相互排斥、观点对立的管理理论充斥学界和管理实践,难以一一详尽辨析。本文要想表达的意图是,面对各种形形色色的管理理论,我们有必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学会辨别和取舍,要有自己的思想、主张和立场,切忌不顾实际盲目迷信、照搬硬套、随波逐流、标新立异,使自己迷失了方向,扰乱了学校管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者需要提升思想境界、理论水平和价值领导力,在学习实践研究中做出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努力建构符合时代特点和教育规律的现代管理机制,引领学校实现从一般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发展攀越。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为什么希特勒如此仇视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区别

《哈姆雷特》经典独白